背景: 阅读新闻

龙山文化中的黑陶






[日期:2011-03-1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四千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 ,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黑陶采用轮制,器形浑圆工整,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具有"黑,薄,光,纽"的艺术特点。

龙山文化的陶器中黑陶数量较多。常以划纹装饰,有三角纹、圆圈纹、方格纹等没,还有用镂空作装饰,质朴大方,匀称端正。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这种黑陶陶土经过精心淘洗,以轮制法制成,器壁往往留有细密的旋文,胎壁厚仅1毫米左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