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日期:2025-03-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华夏考古》1992年第三期发表了《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对清凉寺窑的创烧、发展和各个阶段的文化面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从地层上确定了汝窑瓷器的烧造年代。

【第四次发掘】

时隔9年后的1998年春,在河南文物局的支持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新民任领队,郭木森、赵文军任执行领队,对清凉寺窑址开展了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

拍摄于宝丰清凉寺现场

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揭露作坊3座,窑炉4座等遗迹,出土一大批民用白釉、青釉、黑釉瓷盒三彩类陶制品等。重要的是,在第一、第四烧造区(清凉寺村)交界处出土的御用汝瓷标本,比前三次发掘的总和还要多,为找到汝窑烧造区的位置有了初步认识。

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等实地考察发掘现场

同年12月,清凉寺村委会干部李中敏提供线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员现场调查,在清凉寺村农户挖蓄水池的活土中,收集到一些御用汝瓷残片,由此确定汝窑烧造区的大体位置。

【第五、六次发掘】

1999年汝窑烧造区试掘现场

 试掘探方中出土的天青釉汝瓷残片堆积层

199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汝窑烧造区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初步确定了汝窑烧造区的面积约4800平方米。试掘面积不足30平方米,在北宋晚期地层内揭露一处汝窑瓷器残片堆积层,并发现了一定数量与烧制民用瓷不同的匣钵、支烧具等。

汝窑烧造区民房拆迁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2000年发掘简报》

 汝窑中心烧造区临时保护大棚

 2000年汝窑中心烧造区北部发掘现场

汝窑烧造区中部揭露的汝窑瓷片堆积层

【第七、八次发掘】

汝窑中心烧造区考古发掘探方

2001年和2002年又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清理出椭圆形窑炉5座、灰坑24个等遗迹。至此,汝窑中心烧造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宝丰清凉寺汝窑》报告

【第九至十二次发掘】

2014年发掘揭露明代窑炉

2011至2014年,为配合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新民任领队,郭木森、赵宏任执行领队对汝窑中心烧造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次发掘,共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揭露的主要遗迹有窑炉、作坊、澄泥池、水井和灰坑等,出土遗物以素烧器为主。重要的是这些素烧器不少器形在御用汝瓷成品器中未见。除此之外,在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南部还发现了“类汝瓷”和明代窑炉,进一步丰富了清凉寺窑、清凉寺汝窑的研究内涵。

2012年出土素烧器残片

2014年出土“类汝瓷”残片

汝窑中心烧造区,共清理出窑炉20座,作坊3座,过滤池(淘洗池)、排水沉泥槽、澄泥池1组,灰沟3条,水井3眼,灰坑44个和排列有序的陶瓮等,这些遗迹布局排列有序,地层叠压关系清楚,为汝窑的创烧到成熟提供了完整系统的实物资料。

窑炉

窑炉20座。马蹄形窑炉7座,为汝窑创烧时期;椭圆形窑炉13座,为汝窑的成熟时期。其中12座保存较好。马蹄形窑炉,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呈拐尺状分布,编号分别为Y2,Y3,Y4,Y5,Y8,Y10和Y14。

 4号窑炉火膛内草木灰堆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