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定窑遗址:拨开千年的迷雾






[日期:2011-04-2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2010年6月11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104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和63家全国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共同投票产生的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苏州市公布,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从400多个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

  2009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已经过去了近半年的时间,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获得又将我们的目光牵回到了定窑,回到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外的那一片神秘的土地。

                      待解的历史谜团

  在宋代,瓷器生产以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五个窑口最为有名,后人将它们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其中,位于我省曲阳县境内的定窑是中国古代白瓷生产的杰出代表。据史料记载,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宋、衰落于元,因宋时曲阳隶属定州,故称定窑。

  “元朝刘祁的《归潜志》曾有言:‘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这是对定窑白瓷的绝佳评价。”省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韩立森说,定窑的历史地位因长久以来持续不断的文献记载而备受世人关注,又由于其广泛的影响,近代以来被学者列为六大瓷系之一。定窑最重要的产品是精细的不施化妆土的白瓷,“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是宋元时期代表士大夫清雅艺术取向的典型代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窑白瓷孩儿枕”便是定窑代表作之一。定窑从其创烧伊始就对周边地区的窑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断有瓷窑仿烧其产品,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种曾被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代表了清雅艺术的陶瓷制品,在六七百年的繁华消散之后,留下了重重谜团。定窑的年代划分、各时期的风格特点等问题,一直众说纷纭。1934年著名古陶瓷学者叶麟趾首次指出定窑窑址的地理位置。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又不断对定窑进行考察和研究,曾两次对定窑进行考古发掘,但至今仍无完整的文献发表。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考古工作的进展,从墓葬、窖藏、塔基等各种古代遗迹中出土的定窑瓷器资料不断积累,使人们认识到定窑瓷器是当时产量巨大、流传广远的一类瓷器,上至宫廷贵胄,下至百姓戍卒都在使用,同时,它还是贡御时间最长、文献记载最多的瓷器,宋金对峙时期还曾用于南宋和金代贸易。但是由于缺少以窑址挖掘为基础的分期研究,定窑器物的类型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风格,尚未清晰地显现,而且以往对定窑元代的生产状况基本不了解,导致学者们在谈及定窑时对元代的产品避而不谈。

                    定窑“分期”真相大白

  定窑的分期一直没有可信的研究依据,通常只被粗略归结为“创烧于唐、极盛于宋、衰落于金代”。学界对于定窑的创烧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创烧于初唐,也有人认为创烧于晚唐,甚至有人认为创烧于隋朝。此次定窑考古,通过出土器物和遗址地层的考察,秦大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定窑的创烧时代应该是在中晚唐时期。“我们在第七、八个探方中发现了晚唐、五代的地层,并出土有中唐时期特征的碗、执壶残片等,其下即为生土,这种反复出现的事实使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定窑的创烧时代早不过中唐。”此外,随着大量丰富的金代瓷片、窑具、窑炉、作坊的发掘,定窑最繁荣时代是宋代的说法也被打破,实际上,金代才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