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600年前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点火复烧(图)






[日期:2010-1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字体: ]

    

    19日,诞生于600多年前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重燃炉火,葫芦窑这种早在清朝早期就不复存在的窑炉形式重现生机。

    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的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见证这一复烧盛举。

    据介绍,葫芦窑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前后两窑组成,因前短后长形似葫芦而得名。葫芦窑前端设窑门和火膛,后室尾部建一独立的烟囱,窑顶两侧各设有六对投柴孔。整个窑底前低后高,坡度约为一百,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龙窑的遗风。

    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葫芦窑窑型“似卧地葫芦”,窑顶有12个圆眼,烧窑时先将窑柴投入前室火膛,烧二十个小时左右,然后将窑柴从投柴孔中投入窑内,续烧四个小时左右,整个制作过程“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