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北京门头沟龙泉务古窑遗址






[日期:2015-01-15]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务窑始烧在辽初、终于金代,属于辽白瓷,总面积2.76万平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处辽金瓷窑遗址。该遗址1958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3年曾出土佛像3尊,同时出土的还有高足莲座和带辽“寿昌五”年款的三彩釉片。1990年至1995年,窑址共考古发掘1270平方米,出土各类器物共8000余件。

    龙泉务窑的考古发掘证明,其产品有精、粗两类,大量的是日用粗瓷,亦有少量高档精品白瓷。高档精品白瓷的工艺,是从定窑烧造工艺传来的。在这个窑址中还发现有三彩器。辽三彩是辽代陶瓷工艺中有代表性的产品。经化验分析得知,龙泉务窑址中的三彩器是含碱钙的硼酸盐釉,证实我国在一千年前已使用无毒的硼釉,这在世界上应属创举。但是,我国使用硼釉的技术却如昙花一现,除在北京辽代龙泉务窑址中发现,并没有继承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辽代制瓷工艺基本上是继承了五代和北宋的传统。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契丹贵族消费的高档瓷器,几乎都是来自五代和北宋诸名窑的产品。在已发现的契丹贵族墓葬和塔基中出土的瓷器,早期有越窑和定窑,其后有景德镇窑。这一发现一方面说明,契丹贵族和笃信佛教的信徒们一致认为,当时的高档瓷器是五代和北宋一些名窑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反映辽国境内烧造的瓷器工艺水平远远不如中原地区。所以,契丹贵族便采用掠夺的方式,或是迫使吴越和北宋以进贡的方式来获取南方和中原的高档瓷器。辽国境内所生产的陶瓷器只能是满足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粗瓷器,因而,北京龙泉务窑所生产的陶瓷产品只能是以粗瓷为主,精品高档瓷器为辅。这是辽代制瓷工艺技术水平和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决定的历史事实。
 
    该窑产品特征是:
 
    釉色: 以白瓷为主,兼烧少量青釉,黑釉.也是烧造三彩器的大窑之一.白瓷胎白坚致,白釉泛青或泛黄,工艺技术和花纹特征与定窑相似。
 
    造型: 器物有葵口盘,折腰盘,.瓶,壶,孟等,彩色有黄,白.绿,器物已见的有菩萨坐像,坐佛像等.龙泉务窑盘,碗里心或足部多数留有4个支烧痕。
 
    装饰: 部分器物装饰浮雕菊瓣。
 
    胎中有黑色的斑点,也是区分定窑的主要的特征之一。
 
    龙泉务窑的瓷器在辽南京、金中都遗址(今北京西南城)发现的标本比较多, 以碗碟的残片最多。当是作为普通日常器皿使用的。
 
    龙泉务窑生产的白瓷中,也有一类极为细致,胎中也没有黑点,足部处理细腻, 釉色也和定窑非常相似,不太容易区分。原因可能是当年龙泉务窑曾作为辽的官窑生产一些瓷器,品质较高。博物馆中不排除有些龙泉务窑被误当成定窑产品的可能。
 






2006年因修路 窑址发掘后被推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