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博爱柏山窑(清化窑)






[日期:2015-01-21]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柏山窑又叫清化窑,属北宋当阳峪同期窑,明代时转为民用瓷生产,柏山缸就是这个时期的“结晶”。从此,柏山缸作为“北宋名窑遗孀”在焦作陶瓷史中坚守了400余年,艰难地拉长了我们对北宋焦作陶瓷业最后的记忆。

  据《焦作市文物志》记载,清化古窑址位于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东北300米处,窑场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与修武当阳峪窑和鹤壁集窑的特征一致,同属磁州窑系。

  明万历以前,柏山窑仍以瓷器生产为主,但此时已有人开始尝试烧陶缸,起初仅供自用。因烧出来的颜色格外鲜艳、质量好,许多人抢着买,于是渐渐改烧白瓷为陶缸,最终取代了瓷器生产。明万历年间,柏山缸开始制作,遂成当地支柱产业。

  相传,明万历六年前后,柏山村许同泰从山西阳城聘请缸匠学习制缸技术,首创制缸业。经数年学习,柏山缸的制作技术得以巩固、提高,产品深受欢迎,缸的制作遂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当时烧缸的只有3家、10盘轮,由于技术不外传,所以生产规模也不大。

  柏山缸具有夏季盛水不臭、阴天存物不潮、储粮不霉变、腌菜不回味、不渗水、不漏油的特点,而且质地坚实、清脆,品种齐全,大小、高低适中,所以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原先制作瓷碗的窑院纷纷转为制缸。

  清初,柏山制缸业已有相当规模。顺治十七年(1660年)《怀庆府志》记载:“瓷,河内、修武俱有。”修武瓷当指以当阳峪瓷器为代表的修武、焦作一带的瓷器,而河内瓷就是指清化瓷,具体而言就是柏山瓷。据说,清顺治五年(1648年),窑主张永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扩大生产,在其窑院内开始雇用工人,技术从此传开,逐渐发展到60多家、250多个工人。

  清乾隆年间,柏山制缸业继续发展,不仅规模扩大了,而且还组成了自己的组织——缸窑会,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以保证制缸业的正常进行。

  清嘉庆年间,为了提高技艺,保证信誉,柏山窑主、匠作共同协议,对各类缸的高低、大小、质地、薄厚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刻之于碑,质量不合格者予以罚款。

  完善的行规及始终不变的高品质,使得柏山缸兴旺至清末。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教授程峰研究,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柏山缸窑屡次捐资重修窑神庙的人数和捐资数额不断上涨。清同治三年,柏山村制作陶缸的盘轮至少有44盘轮,清宣统元年(1909年)柏山村制作陶缸的盘轮至少有67盘轮,且拥有201名匠作。

  截至20世纪30年代初,柏山村从事窑业生产的已有120多家、180多盘轮,做窑活的有700多人,但日本入侵给柏山制缸业以致命打击。

  新中国成立后,柏山制缸业几经兴衰。近些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柏山缸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目前处于停烧状态。烧制匠人大多已经去世,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缸业生产,目前全村仅有2处缸窑,但处于停烧状态。6人还可以从事此项工作,年龄都在50岁以上。柏山缸烧制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已濒临失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