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广东古代名窑:南风灶、高灶窑址






[日期:2015-03-1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南风灶窑址在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龙窑的称呼是源于窑是依山而建,窑身全长34.4米,内长30.87米,犹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一般,所以当地居民就把它叫做“龙窑”。但是石湾的居民又称龙窑为“灶”,因为窑头烧柴的地方像旧时家里烧柴做饭的灶头一般,而且陶工都是靠龙窑烧产品养家活口,他们觉得龙窑就像家的“灶”一般重要。加上这条龙窑的灶口正对着南方,而且灶尾榕树成荫,每到夏天凉风习习,故称“南风灶”。古时建窑习俗,凡新窑启用,需择吉日良时,传说该灶首窑点火之日,正是明正德间澜石黎涌状元伦文叙宗祠落成“入伙”之时,果然此后烧窑不仅十分顺畅,还时有“宝物”烧出,相传曾烧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八仙”,为世人所称颂,是故世代窑工遂将其原因与此吉日联系起来。



    其始建之时为避常年水患,择址于山坡偏高处,又因此地紧靠东平河畔之高庙后,具大利于建窑之形胜,故窑尾不惜筑以高高的石坎。依古时建窑传统,窑面多以泥砖结拱,每年需更换一次;而且民国以前,石湾所有龙窑均无烟囱,而仅以皮面,在窑尾处作迁当之阻拦;此外,原来的窑面建筑,亦仅有葵棚以挡日晒和风雨;加上建国后又将窑口向上移位约3米,故目前所见,乃是历明清至今不断改革修葺后的面貌。




    窑内结构大体上旧貌依然,窑腔似遂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顶部为券顶。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总长32.6米,宽2—2.4米,通高1.8—2米,亦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侧设窑门四,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9.4米。该窑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煅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一窑可容产品约360担,煅烧时间为12小时,烧窑周期3至4天。





    清代时该窑为当地镇岗社头霍氏祖尝产业,至民初则分为60股份所有,使用时六截窑位(一截为六排火眼范围)每股一次可占一截,十次一回头,但窑位则轮流倒换。该窑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至今尚存,是历代龙窑不断沿用和改革的结果。其对研究明清时期制陶业的专业化生产、龙窑型制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在清末民初之陶业鼎盛时期,石湾的龙窑达一百条以上,其时陶业发展及其庞大规模为石湾成为南国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绝大部分的古龙窑已为现代化煅烧手段所取代的今天,南风灶却有如她窑身石块上的大榕树一样巍然屹立在现代化的新陶都之中,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石湾窑”形成发展的历史见证,南国陶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遗产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是陶业生产之基础和必不可少的产业,石湾的窑户、陶工历来十分珍视,以至比之为煮饭的炉灶,要吃饭非窑灶不可,是故石湾人称龙窑为“灶”。该灶始建确切年代不详,其建窑位置较南风灶为理想,且毋需加筑石坎,因而始建年代似比南风灶要早,应是明代沿用至今的古龙窑。窑之形制及坡度与南风灶近似,窑向正南,左侧设窑门四,右侧窑门三,窑内结构如园拱券顶隧道,以小型砂砖砌成。窑膛平面略呈船底形,总长38.25米,窑口、中段及窑尾宽度分别为1.85米、2.25和2.2米,内通高1.80-1.95米。窑顶厚约0.25米,窑面原有42排火眼,建国后改为33排,除窑口一排3个外余均5个火眼。明清时期该窑为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龙窑,历来以煅烧大盆类产品为主。对研究制陶史及古代煅烧工艺有重要价值。




    高灶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高灶全长32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灶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与南风灶是一致,“高灶”的称呼是因为这条窑建在高庙的后面,窑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庙鼎盛的香火,所以取名为“高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