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晋晓瞳:钧瓷需要行业标杆引领






[日期:2015-06-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七月流火的神垕,骄阳当空。
  大刘山脚下,千余家窑口星罗棋布,恍若千百年前 “七里长街、烟霞蒸腾”的北宋盛况,依旧在演绎着瓷土与火焰的艺术。这座4平方公里的古镇,据说是中国现存唯一“活着的古镇”。这里的皇天后土孕育了几番兴废的国宝钧瓷,穷尽了天地的绝妙玄奇,练就了名载青史的御品珍宝,使无数挚爱文化艺术的英杰发出“近尤难得”的赞叹。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眼前的他君子般温文尔雅、谦恭有礼,沉思时俯首凝眉,畅叙时不苟言笑。一旦谈及与钧瓷有关的话题,却又陡然换了一个人,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为你娓娓道来……
  他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承“钧瓷泰斗”、“大刘山人”晋佩章衣钵的“小刘山人”——晋晓瞳。
  笃志力行钧瓷烧制工艺的大胆尝试
  晋晓瞳十四岁时,他的父亲晋佩章开始着手研究“卢钧釉”,他被父亲叫到跟前,一边做帮手,一边学习小炉烧制的技艺。时光荏苒,在40年从瓷土筛选、釉彩调配、烧成工艺到造型设计、理论研究等与钧瓷打交道的岁月里,晋晓瞳对钧瓷工艺、钧瓷艺术和钧瓷文化有着深刻的探求和认知。谈及钧瓷的整体特点,晋晓瞳总结说:“钧瓷,不外乎于两点,第一是钧瓷的设计,即造型,是不是很美,是否让观者看着舒服。第二是不是自然窑变,是否让观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自然窑变’是钧瓷能够屹立在中国瓷林的独有而重要的符号。”
  业内皆知,在釉色方面,晋家钧窑尤为出色,将钧瓷的釉色变化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这与晋佩章于神垕这片土地几十年的潜心躬耕是分不开的,从“炉钧釉”到“蓝釉”,从“唐钧花釉”到“汝官青釉”,从“铜红釉”到“翠绿花釉”,晋佩章上下求索、筚路蓝缕。作为晋佩章一生心血结晶的衣钵传人,晋晓瞳不仅要能守护前人的光辉,也要有所进步。恪守传统的同时,奋力开创新篇是他的毕生之所求。
  釉是钧瓷的灵魂,而釉的成败与配料工艺和烧制方法息息相关,好的配方远远不足,被称为“火的艺术”的烧制工艺也尤为重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过去的十年间,晋晓瞳专注于一件事情:钧瓷柴烧工艺的恢复与发展。
  晋晓瞳说:“柴烧工艺在钧瓷创烧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但在元代之后随着煤炭作为窑炉燃料的开发和运用,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使得柴烧技艺逐渐没落,中间断代近七百年。父亲30多年坚持煤烧,也有很多其他钧瓷艺人用液化气气烧。我之所以萌生这个想法就在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宋人当年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创作钧瓷。据神垕地区考古调查,已知的宋代钧瓷瓷窑大多数是小型的鸡窝窑,窑坑或附近都有柴烬存在。而金元时期的钧瓷窑,窑型要大的多,多数会有炉渣存在。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是窑工出身,从学徒开始,干的就是开窑、装窑、烧窑一类的活计。柴烧之外的各种钧瓷烧造工艺,都经历并实践过,我内心里就一直想见到采用柴窑烧制方式出来的钧瓷会是什么样子?”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晋晓瞳很快便付诸实施,2004年11月,晋晓瞳选择放弃父亲惯用煤窑烧制钧瓷的方式,在业内率先采用柴窑烧制方式作为钧瓷作品特定的烧造方法。晋晓瞳作为最早的尝试者,为之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和努力。
  实验的开始条件很有限,晋晓瞳不顾家人的反对,自费买了个旧厂,先后收集了11吨的老坑木,想着能恢复柴烧。
  “我的愿望是通过柴烧能够重现宋代钧瓷审美的境界。钧瓷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装在钵里,一种是直接与火焰接触。柴窑烧制的最大难度是体现在对烧成工艺的掌握。”如今,这一愿望已顺利实现。晋晓瞳一向不会满足于现状,他对未来钧瓷工艺发展的构思仍值得世人所期待。当然,这也许是又一个十年——默默无闻的探索。

晋家钧窑艺术展厅

晋晓瞳指引参观展厅

晋晓瞳为记者讲述葵花尊钧瓷的窑变艺术

  钧瓷行业需要标杆和旗帜
  谈到钧瓷工艺的恢复和发展,自然离不开钧瓷界首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陶瓷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志钧说:“钧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整个行业都在做。我的老师晋佩章处在文革到改革开放这一转型时期。十年浩劫前后,历尽各种艰辛,把钧瓷技艺继承下来了。建国以后,面对部分关键钧瓷工艺缺失、从业人才十分匮乏的情形,我老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制瓷工艺、釉料配方,随后都无私奉献,使得整个钧瓷行业在发展起步时受益。今天钧瓷的繁荣,同老师当时不计私利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钧瓷同其他瓷种相比,从业门槛较低。钧瓷在五大名瓷中,发展程度相对好一些。
  面对当今钧瓷的发展现状,晋晓瞳说:“从建国后钧瓷的恢复烧制到今天,短短的几十年间,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社会经济发达,文化事业繁荣,正是发扬传统工艺美术的好时机。现代钧瓷在历代钧瓷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诞生的,相较于传世钧瓷的造型典雅、古朴厚茂、釉色莹润、工艺精良等特点,现代钧瓷造型与装饰风格浑然一体,在釉色变化上,多以自然窑变的红蓝系列釉色相互交融渗透,色调灵活多变、变化神秘微妙,充分显示出含蓄、柔润、浓烈的古典魅力之美。可以说,现代钧瓷是继宋代传世钧瓷之后,钧瓷文化发展时期的又一个典范,在艺术成就方面与宋代钧瓷双峰并峙,可以说是盛况空前。然而,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瓷区和瓷种而言,钧瓷的发展似乎缓慢而古老。”
  “钧瓷行业的崛起需要行业标杆。由于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大部分钧瓷从业人员在以前只知道埋头烧瓷,品牌建设和文化提升的意识都不是很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重视到品牌的发展。在我看来,如果一两家钧窑率先做出名堂,将非常利于整个地区的发展。钧瓷行业发展需要旗帜,有引导的行业才是能够茁壮发展的行业。”晋晓瞳补充说。

晋佩章实验瓷片

柴烧梅瓶

大鱼瓶

荷口渣斗

  钧瓷艺人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作品。
  在晋家钧窑,以自然窑变命名的钧瓷作品《春》、《夏》、《秋》、《冬》,流淌的釉色婉转动人,春的斑斓、夏的浓烈、秋的陶醉、冬的静寂,都被独有的钧瓷语言诠释的完美而纯粹。
  “晋佩章钧瓷艺术馆”展厅一角,《葵花尊》姿态雍容,窑变出自然蜷曲的瓣瓣花叶,形象逼真;《大鱼瓶》形象生动、造型简约,釉色变化宛然一片片鱼鳞,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像这样的一件作品常常百件中难挑出一件。

晋晓瞳作品《柳叶瓶--春--清江晨露》

    晋晓瞳说:“一件优秀的钧瓷艺术作品和一件精良的钧瓷工艺品的差异,就体现在艺术作品和工艺精品所展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体验有所不同。譬如,我所作的《花之系列》反映和体现的就是四季之中花开花落过程中,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而《涟漪》则是根据细雨在山涧中留下的波纹产生的印象而创作的。而其他的作品反映和体现的也是一些自然形象在心灵上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赋予钧瓷艺术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也是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在钧瓷创作过程中的应用与尝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