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独具魅力的“567瓷”






[日期:2015-08-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字体: ]

        “567瓷”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那时轻工业部下辖的国营大型瓷厂主要有红星、宇宙、为民、艺术、建国、人民、红旗、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这14家国营瓷厂使用统一的底款。此外,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生产的瓷器,也被划分到“567瓷”里面。这一时期是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

粉彩五老四少瓶

        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生产“建国瓷”的建议,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家用瓷委员会”很快成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烧造。很快,我国第一个国营瓷厂成立,这就是著名的“建国瓷厂”,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所以说“567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上,都达到了全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1954年,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成立,集合了当时全国各方面的人才。美术方面包括徐悲鸿、刘雨岑、王大凡等;工艺设计方面包括祝大年、张守智、王步、周湘浦、周国桢、汪桂英王锡良、戴荣华等。全国文博、考古、美术、科技等部门都参加了历史名窑的恢复和生产。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派专业人员到景德镇帮助研究试制新配方,著名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岭土、长石、石英,经调配烧制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白度最高只能达到80%。

珐琅彩花卉玉米瓶”底款为“景德镇市工艺联合总社试验瓷厂1956年造”

        表明当时是由手工业合作小组逐渐过渡到初级社、高级社之后建立了“联合总社”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统一安排、轻工业部具体统筹的生产制度。这件瓷器造型新颖独特,被称为“玉米瓶”,纹样精致细腻,体现出了时代的新风貌,不再是匠人按部就班地描摹。

“粉彩雪景薄胎碗”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制瓷艺人的创造力。

        这件薄胎碗器型硕大,口径长达48厘米,通体以坚实细密的薄胎制成。其上所绘的雪景采用了艺术的手法,表现出瑞雪迎人的喜气。它的底款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这是国家研究陶瓷制作技术的最高机构。该碗是计划经济时期外销瓷的登峰造极之作,釉面洁白,蛋壳薄胎迎光即透。口沿及底足用矾红彩绘,碗内心有蝙蝠围绕图样,寓意福寿。山石嶙峋,古木遒劲,坡岸交错,层次有序,生动而有立体感。作者深谙画雪景的奥妙,巧用粉彩玻璃白描绘。从制作风格上判断当为已故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雪景大王”余文襄所作。

粉彩草原牧羊女纹盘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陶瓷美术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开设了陶瓷工艺、陶瓷机械和美术设计专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景德镇十大瓷厂”和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一方面通过“老艺人技艺传承”实现技术的积累与传承,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技术工人进入高等院校,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瓷器大师张松茂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出生于陶瓷世家,1953年进入了“美术合作社”,1956年调入陶研所。他是最早一批接受高等美术教育的瓷器艺人。迅速成长的张松茂是“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他创作的《奔马》、《在草原上》、《喜报丰收》成为那个年代的代表作品。“粉彩草原牧羊女纹盘”创作于1955年,张松茂用火热的创作激情塑造了劳动人民的形象。人物画法摆脱俗套,讲究现代美术的比例、均衡,色彩艳丽明快。张松茂创作的这类题材作品仅存世一件,十分珍贵。

粉彩梅花将军盖罐

        叶震嘉也是经过专业培训最早进入国营瓷厂的老艺人,在上世纪50年代被国家授予“陶瓷美术家”的称号。“粉彩梅花将军盖罐”是叶震嘉不断攀登技术高峰的典型作品。此件将军罐器型秀美端庄。彩绘主题以梅花为创作背景,满树盛开的梅花艳而不妖。其间墨点随意分布,清新自然,使笔下之梅更富有层次感。
         陶瓷艺人增加了专业课的学习,提高了文化素质,对作品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同样是在瓷上绘画白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是讨个彩头——白来的财,而工艺大师王步却把白菜比作人品,做人要一清二白,清清楚楚。他的这一见解得到藏家的普遍认同,王步早期画的白菜瓷板画现在已卖到800多万元。

粉彩欢天喜地玉壶春瓶

        表现鲜明的时代性是“567瓷”的另一个特点。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景德镇陶研所和国营瓷厂要求“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更新更美的作品”,其中“人民公社好”是经常见到的题材,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题材。“粉彩欢天喜地玉壶春瓶”就是其中的一件精品。画面中的儿童活泼可爱,男孩点鞭炮,女孩捧寿桃,“人民公社万岁”的灯笼强调了主题。其造型传统,胎质、釉料、画工均为上乘。从底款看,这是一件艺术瓷厂创作的作品,精湛的画工、生动的题材,表明了它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件瓷器精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景德镇在这个时期生产的精美瓷器也逐渐作为“国瓷”,成为外交、出口使用最多的瓷器。
        在“567瓷”中还有一些为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刻献礼的作品,比如“文革瓷”和“出口瓷”。“文革瓷”特指在“文革”期间烧造的反映现实题材的瓷器,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数量极少,且只烧制了四五年的时间。“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布置、轻工业部统筹的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烧制的瓷器,品种多为仿古瓷。以“重工粉彩描金麒麟纹啤酒杯”为例,它的工艺、纹饰在仿古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这件啤酒杯是轻工业部直接布置给景德镇艺术瓷厂的政治任务,瓷杯画面分三层装饰,口沿绘花瓣纹饰环绕,中间布局饱满,重彩描绘一只麒麟足踏鲜花瑞草而行,动感强烈,寓意祥瑞。下部绘莲台纹,底有厂家印记以及中英文广告语。器型敞口,筒形腹略鼓,一侧置把柄。底部有“景德镇制”红款加“艺术瓷厂特别分发”字样,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567瓷”可以称作是新中国陶瓷上的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