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古代陶壶——匏壶






[日期:2015-08-2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匏壶为战国至汉代流行壶式之一,形似匏瓜而得名,器呈小口、倒喇叭颈、大腹,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壶体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为凤首状。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原始青瓷等。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形似壶,盖形象一鸟头。匏,是葫芦的一种,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中的壶就是从匏瓜造型演化而来。

战国灰陶双系耳大匏壶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52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25厘米,该品为泥质灰陶,小口斜颈、溜肩、深腹圆鼓、平底,颈部两侧有对称双系耳,通体满拍印密集的米字纹装饰,形体庄重,装饰朴素。


                                   汉乳丁饰陶匏壶

        此类壶仿匏瓜制成,故名,在广州地区的西汉至东汉前期墓中均有出土,尤以西汉中后期为多,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此类壶后渐被陶瓶所代替。特点为:小口,圆腹,平底。口内有凸出的三粒盖托,口外有四个绑盖的竖形小耳,壶身拍印米字纹至底部,愈往下器壁愈厚。此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大溪塘山大墓的出土器     原始瓷匏壶

大溪塘山大墓的出土器      硬陶匏壶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