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台湾赖氏父子的古董收藏之路






[日期:2016-02-23]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赖金盛(左) 赖宏华(右)

  赖金盛(左),父,年逾古稀,台湾退休医师。早期收藏台湾老家具,后重点关注瓷器类收藏。

  赖宏华(右),子,英国伦敦佳士得美术艺术学院中国艺术鉴赏班毕业。台湾秋霖私人收藏管理者,从事瓷器、文房类收藏研究。

  “老藏品就像家中的过客一般”,不断交流转换,但他仍然希望这段暂居的时光,能让这些古美术品呈现最好的状态。

      “我觉得收藏非常有意思,虽然有时候会胆颤心惊的,但只要摸到真正的老器物,那种神韵是很不一样的,接触它们给我一种享受。我也开始了解到父亲为什么三十几年来,天天摸古董,讲古董的感情。”提及中国古艺术的收藏,赖宏华的言语间是掩饰不住的钟爱。

      而从对父亲执着收藏的不理解,到兴趣使然成立秋霖私人收藏为父亲管理藏品,再到全心投入、开始真正属于个人喜好的收藏,赖宏华其实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转变。从老家具至瓷器,再至文房,“秋霖收藏”也从仅有赖金盛医师的收藏,转而成为赖氏父子收藏沿袭的重要见证。尽管年轻一代的赖宏华与父亲在收藏理念、藏品喜好上或有不同,能够讲述时间与经历、蕴含文化与美学的“老的器物”,要“真的喜欢”,却是他们在收藏上的共同体认。

      父亲:“玩古董就像中毒一样”

      与藏家同好赏鉴、交流藏品是赖宏华与父亲深入研究的功课、丰富收藏的管道,也是他们的重要日常。2010年,赖宏华在台湾桃园市中坜区中央西路二段独辟了一处寓所,用以管理父亲的收藏,也供藏家雅士及行家交流。

      台湾藏家在古玩、书画类收藏上名品颇丰。“目前据我所知,台湾藏家相对其他亚洲藏家在书画、田黄、紫砂壶、竹器等作品上收藏的还不错。”赖宏华介绍到。出于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早期的台湾藏家也收藏了很多老家具,老海南黄花梨、紫檀、酸枝等材质家具也时常可以看到,但近年来市场上能看到的不多了。目前台湾家具艺术市场流行买卖台湾肖楠木及樟木等木料家具,大块木料的价格也是让人很心惊的。”

      追溯到三十几年前,台湾经济形势大好,仰赖本职工作的可观收入,赖金盛医师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实力,开始了艺术品的收藏。赖医师收藏的起步,便是与台湾樟木家具及早期文物的接触。遗憾的是,这些旧时收藏的老家具,如今仅留部分高价值的现代樟木桌子。在秋霖私人收藏馆中,所见到的更多是赖医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收藏的宋元明高古瓷及名家书画作品。

      收藏家具至收藏瓷器、画作,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我父亲的个性比较外向及霸气,他认为收藏瓷器,才是男人的战场。”赖宏华解释说,其实这些转变多少还是受到当时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其时台湾经济起飞,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爆,而随着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行先后进入台北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台湾藏家的视野。

      不同于现在年轻人更多以评估藏品未来升值空间的投资收藏观活跃于艺术品购藏市场,赖医师“以收藏为收藏”的观点来对待藏品,“只要老的(作品),不管它未来价值如何,他都会喜欢万分,而且不随意卖出。”赖宏华表示,“若非我从事这一行,父亲大概是不舍得藏品流转出去的。”

      瓷器之外,赖医师也十分喜爱收藏近代书画家的作品,现今仍珍藏着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等名家佳作。

  “我看我父亲玩古董感觉就像中毒一样,每次不看诊,或是放假,就在那边擦拭欣赏,现在七十多岁了,依然不变。”赖宏华笑说。

      儿子:震撼于精美文房雕刻世界

      赖宏华原本从事服务行业,与古美术收藏似乎一点儿也不搭边。尽管从小耳濡目染,甚至从十八岁之后,就常常听到父亲提及瓷器方面的专有名词,“想不了解都难。”但一开始赖宏华对这些中国古美术兴趣并不大。后来因缘学习工业设计,才令他首先从文化层面开始了对古美术的认知。“工业设计重视文化内涵。中国人要有好的并且是自己的工业产品,就必须为产品注入本身熟知的渊源,这让我跳到对于中华文化更进一步地认识。”

      2008年,赖宏华毅然至英国伦敦佳士得美术艺术学院学习中国艺术史鉴赏管理课程,开始全面认识中国古美术领域。院校培育了他对古艺术长于理性分析与参考佐证的特性,更重要的则是令他在一过程中真正领会对老器物的热爱。“大部分老器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我都觉得很有意义,上手后的古拙触感及温润反光皆令我爱不释手。”

      依凭不断累积的专业鉴赏知识与广博的人脉,赖宏华与父亲并肩丰富着私人收藏。除已有的宋元明瓷外,赖宏华更专注收集清代佳作,寄望完整瓷器部分的收藏。同时,他也逐步碰触文房类藏品,开始步入独立于父亲的明清文房收藏之路。

  “我想有些事情需要因缘吧。”2011年左右,赖宏华在与一位父执辈藏友的交流中,欣赏到一件清早期象牙镶扣后赤壁图竹雕笔筒,其精致的雕刻工艺令他震撼不已。“好的雕刻运刀如笔,可以直接造画在竹木牙料表面上,在文房类上表现出美丽的图案。我个人主观觉得书画是艺术学问中最难成就之一,也比较能看出艺术家所要表现的心思,而从某个角度来说,在工艺杂项中,我觉得雕刻甚至比画画还难,我想这是让我一步步喜爱上文房的原因。”

      此后,赖宏华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并通过博物馆、拍卖场、老书籍中文房藏品地观摩研究与手头上已拥有的文房收藏的实物探索,不断累积收藏知识。尽管与父辈相比,网络的运用成为赖宏华这一代藏家从事收藏的“很好的武器”,实战经验的积累却也必不可少。为此,赖宏华很快投入心力,收藏了一些竹雕、紫檀及黄花梨等类属文房的器物。早时的此类收藏因被用于“拜师交流”,很快就留不住了。“当时我借由这些好东西,跑去跟港台古董商们交流学习。我想每进入一样新的领域,就是不同的层次,都要花费一定时间跟不少的成本。”赖宏华称此为必须的“投资教育”,这样的实践对他助益良多。

      稀少、独具创新的文房器物最易吸引赖宏华的目光。目前文房收藏中的一件“清中期童子吹箫引凤香熏筒”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例如后赤壁图、九老图、西厢记等老题材的作品是时常看的到的,而如果要再看到一件一样的(童子吹箫引凤)的类似的器物,反而不太容易。”

      虽是承父亲意志步入古美术的收藏,赖宏华最终还是由衷喜爱并承袭了这些“永不过时”的魅力收藏,慢慢开辟属于自己的收藏领域,大展拳脚。

  还会回到最先触碰的古典家具收藏吗?现今古家具价格的昂贵是令赖宏华对这部分收藏有所迟疑的原因,但他还是开始物色好的紫檀或是黄花梨家具。“老藏品就像藏家家中的过客一般”,不断交流转换,但他仍然希望这段暂居的时光,能让这些古美术品呈现最好的状态。“我想老的器物还是需要摆在经典的老家具上才能衬出它该有的味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