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陶艺家张保军“绞胎艺术”探索历程






[日期:2016-05-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在刚刚逝去的二十世纪的百年历史中,美术界不乏大师和佳作,但谈到有多少新的艺术品种出现,则是屈指可数。其中,工艺家张保军开辟的现代绞胎艺术,便是当今艺坛公认的创举之一。他的现代绞胎艺术结束了以往陶瓷仅限于在其表面利用釉料变化,或以雕刻和绘画等技法进行装饰的历史,为曾以陶瓷艺术闻名于世的华夏又添一彩,也使“现代绞胎艺术”及其创始人的名字一起载入史册。

      生命之初的感悟

  张保军1958年2月出生在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家乡的贫穷和家境的贫寒使张保军成熟较早,十二岁便尝到了失眠的痛苦滋味,对家乡及自己以后的出路感到忧虑。他曾把出路和希望寄托在学点手艺、技艺上。一次偶然听说县里有人因画的一手好画进了县文化馆,每月有了固定工资。此事使张保军有了精神、看到了希望,从此立下了一个以画画进行奋斗的志向,也由此和美术结了缘。

      奋斗初始

  张保军从小喜欢画画,而此后的画画却有了明确的目的,几乎到了“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的境界,因此高中毕业后张保军因在当地画画小有名气进了公社电影队。此后又经其发愤刻苦,在两年后又被调进了县电影院当上了专业美工。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第二年单位的一名女同事考上了大学,轻松地扔掉了单位的“铁饭碗”。此事强烈地激励了张保军,经过两个月的思考,张保军毅然决定辞职,回家苦读,准备考大学。

  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情,他又背着行李回到了自己那贫穷的山区老家,开始了他几乎疯狂的求学之路。经过近三年的拼搏和四处求师,一九八一年七月他收到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个每年招生不过百人的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被该院陶瓷艺术系录取了。

      人生观的升华

  当时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主要由国家负担,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因此考上大学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有了终生的“铁饭碗”。因此大学生们更显得轻松浪漫,张保军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满足。然而后来他逐渐发现自己在许多地方并不是很优秀,北京高校林立、人才济济,众多的优秀分子,击垮了他的自豪和成就感。他很快从刚入学时的陶醉中清醒过来,对人生和事业又有了新的思考。他对图书馆中的人物传记、哲学、历史类书籍感到极大的兴趣,常常如饥似渴地阅读,并经常为那些志士仁人不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被他们为社会和人类所做的杰出贡献所感染  

      读书和思考使张保军的人生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曾在此期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不建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信仰,那么即使他聪明过人,才华横溢,其才能也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阶段的思考成了他后来事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偶然的契机

  1982年春季,一次在故宫陶瓷馆所上的陶瓷史课中,一件绞胎陶瓷深深吸引了张保军。在课堂上和有关书籍中得知,“绞胎陶瓷,始于唐代,宋代靖康之变后中断,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单位曾进行过生产开发,但因仅限于仿制古代绞胎,在技术上缺乏突破,在艺术上缺乏开发,不被市场认可,不得不停止,后极少有人问津。”绞胎这一陶瓷品种失传的事实,使张保军为之感慨万千,从此坚定了研制这一特殊陶瓷的决心。

      在校期间,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认真总结了绞胎在历史上中断和后人开发失败的的原因。他认为:绞胎虽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一项值得称道的陶瓷技术发明,但其制作技法单一,仅限于传统制作工艺,因此仅能制作出木理纹和团花纹这两种单调的纹样,作品千篇一律,制作底气不足。因此,仅靠恢复和仿制传统的绞胎工艺品种是不能有出路的。

  在探索中,张保军试图将点、线、面等各种因素置于绞胎工艺中,以此作为突破口,但由于需要大量的工艺技术发明,因此又使得这一探索极为艰难。

      壮士的抉择

      1986年大学毕业时,当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出国留学或留京忙碌时,张保军却毅然在分配志愿栏里填写了“山区农村”。他的这一选择不仅赢得了北京市高教局的表彰,也赢得了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也有一些人对此不理解。

  回到河北农村后,他立即动手找原料、购设备、建窑炉,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绞胎研制。三年过去了,他的研制颇有进步,但还不能拿出较为完美的作品。凡是在艺术上较为满意的作品,在工艺上不是无法成型就是开裂;而较为传统的作品,虽然做成不少,但却又流于简单,少有人问津。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生活的拮据和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张保军陷入了困境。来自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也曾使他彻夜难眠,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把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此时,迟来却美满的婚姻在生活上在事业上给了张保军新的力量和支持,使他从消沉和彷徨中又振作起来,全身心地投入了研制之中。经过对原料和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他很快创作出了一些满意的作品。

  1991年的夏季,是个值得纪念的季节,这一季的某一天,在张保军的出生地——河北省涞水县板城村,中断了千年的绞胎姗姗来迟,现代绞胎陶瓷终于从张保军改制的第14座小窑中横空出世,张保军为此流下了畅快的泪水。

      初尝成功的滋味

  1991年,张保军艰苦奋斗的事迹逐渐引起了一些关注:1992年4月共青团中央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帮助他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的绞胎陶艺品企业“河北省易县希望绞胎陶瓷有限公司”,并注册商标“易州绞胎”,随后又成立了张保军绞胎陶艺工作室。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设施条件的极大改善,张保军的绞胎陶艺事业进入了良好的发展阶段,初次尝到了成功后喜悦的滋味,绞胎艺术的创作和技法研究也屡有进展和突破。 

      张保军逐渐成功地将现代艺术设计元素融进绞胎工艺中,使点、线、面,虚实对比以及现代构成在绞胎中得以体现,使易州绞胎先后涌现出“传统系列”、“重彩系列”、“抽象系列”、“花卉系列”和“风景系列”五个品种,特别是后二者使绞胎艺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表明绞胎陶艺不仅可以进行抽象艺术的创作,进行较具体的艺术创作也具有宽广的天地。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陶瓷学家陈进海先生所说:“知道绞胎的陶艺家们一般认为绞胎的艺术表现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性很大,而看了张保军的作品后,我发现他已经达到了很自如地表现各种创作意图的程度,应该说,他是现代绞胎技法的发明人。

       随着张保军绞胎技法的深入研究,绞胎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易州绞胎这一特殊的艺术产品已誉满国内外,为社会称道。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将易州绞胎作为国礼赠送国外首脑,国家一些机关部门和集团公司也把易州绞胎作为首选礼品,中外收藏爱好者也纷纷联系求购。1996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来华访问时,我国曾赠送了张保军创作的《和平樽》绞胎陶艺品。1994年10月,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见到张保军的绞胎作品后欣喜地说:“日本从事陶艺创作的人很多,但张保军制作的这种绞胎陶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独特,艺术性很强。像张保军这样的艺术家,在日本可称为‘活着的国宝’。”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看到张保军创作的绞胎非常高兴,并称之为“这可能是最具表里如一特点的艺术”。

      十五年的辛勤劳动,使张保军在事业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国内外的不少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了张保军和他的易州绞胎。他分别被省、市共青团组织和团中央命名为“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跨世纪之星”;还被命名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被河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担任了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

      独特的经营原则

  张保军的易州绞胎的经营原则十分独特,他深谙“物以稀为贵”的哲理,并相信自己的“造稀”的无限潜力,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又进一步将其引申为“物以稀为美”。“永不扩大规模和产量”可谓张保军经营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点。在张保军看来,艺术品搞大规模生产薄利多销是缺乏自信的死路,只有靠不断的推出新作、出精品、创名牌、大力提升其美誉度,才是长久的健康发展之路。  

      最能体现张保军经营个性的要数“吸收外资,不搞合资生产”。易州绞胎问世后,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纷纷到公司参观、考察,不少企业包括一些外国企业家意欲与之合作、合资,大规模生产经营易州绞胎,均遭张保军婉言谢绝。对此,张保军对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认为艺术行业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艺术家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巨人,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成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所贡献的人,希望使‘易州绞胎’这一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享誉天下,成为世界珍品,并永远保持卖方市场的态势。这才是我理解和追求的成功和‘做大’。而实现这一原望,不是靠规模和产量,而是靠艺术质量和更多工艺绝技的发明。因此,集中精力对绞胎技艺的不断深入研究才是我的主要工作和奋斗目标。”

      一位哲人说过:“当你的眼前有两条路时,要选择那条最难的。”张保军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给自己找难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也因此有了今天的成就。张保军的绞胎事业,也许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在复兴和弘扬华夏陶瓷文化的呼唤声中,在“笔墨是否等于零”、“油画是否到了尽头”的讨论声中,在“风雨飘摇景泰蓝”的报道声中,现代绞胎的开辟和展示,却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而张保军这种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更是值得人类永远讴歌的主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