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刻瓷大师张明文的“钻石人生”






[日期:2016-05-30] 来源:中国刻瓷艺术网  作者:隋旭光  [字体: ]

 

中国刻瓷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

      初春的阳光透过浓云薄雾,洒在一片金色的草地上。几只斑纹博冠的戴胜鸟,用长长的尖嘴梳理着羽毛,位于淄博中心城区的紫荆园生活小区里一派祥和。中国刻瓷艺术网一行如约在此拜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先生。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谢绝了各级评选机构颁发的奖项和头衔,远离了觥筹交错和世间喧嚣,76岁的张明文坐在工作室的案几前,素心交友,举杯品茗,心如止水。
      刻瓷发展非淄博莫属,先生功不可没
      第一次到家中拜访张明文大师,是在2007年5月29日。这一年,大师67岁。彼时,大师刚刚做完胃部手术40天,已经能够在家中自己走动,但行动仍然十分吃力。他斜靠在藤椅上,大脑在一刻不停地思索着,努力在寻找大病初愈后刻瓷作品突破的方向。我们的造访,使得久未与素友举杯品茗的张明文大师分外惊喜。一 杯清茶,几许芬芳;没有拘束,没有客套。欣欣然,大师与我们倾心交谈。
      再次到大师家中造访,是在2016年3月23日,时隔9年,大师已然七旬有六。
      老人张明文,清癯疏淡,鹤发童颜。依旧没有拘束,没有客套。
      作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刻瓷第一人,明文大师的成就蜚声海内外。落座,沏茶,谈人生,谈感悟,谈养生,谈艺术,无话不谈,满室馨香。但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刻瓷。
      中国的刻瓷艺术起源于何时何地?又为何在淄博这片土地繁荣昌盛?中国人喜欢刨根问底,追根溯源。
      作为著名刻瓷大师,中国刻瓷艺术的领军人物,张明文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无数荣誉,但是,被誉为“中国刻瓷第一人”是否名符其实?中国人也喜欢对人对事提出质疑。
      关于中国刻瓷艺术的肇始,历史文献记载不多。
      一说源自秦汉时期的剥玉,是根据制作工艺流程的推理;二说源于宋代,宋徽宗赐予刘贵妃的汝瓷,镌刻“奉华”二字;三说源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说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时光荏苒,关于刻瓷的记载,却已经被时光所风化。
      1973年冬天,33岁的张明文在工作之余,找来瓷瓶和刀锤,叮叮当当,几番试验,最后用割玻璃的钻石刀尝试,刻制了一件“蓝釉金梅花”瓷瓶,并配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便是张明文的处女作品。
      在张明文看来,这件作品算不上精品,但在当时却十分鲜见,时任瓷厂厂长的槐兴亮将它放在厂子的展室里。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来厂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这件作品,当即询问这是什么物件。
      “在陶瓷器具上进行手工雕刻的艺术创作,能叫做什么呢?陶瓷雕刻?不上口;雕瓷?不好听……”情急之中,张明文说,这是“刻瓷”!
      当代刻瓷
      “刻瓷!好!”第一次听到刻瓷,第一次见到刻瓷,欣喜之余,翟荫塘捧在手中细细观赏、把玩,并决定买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这件不起眼的“蓝釉金梅花”瓷瓶,成为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
      1981年,华国锋同志参观刻瓷艺术时,嘱咐要“发展我国工艺美术事业”;1983年,刘海粟先生与刻瓷人员座谈时,提出“刻瓷要建立档案”;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高启云先生,先后5次视察瓷厂的刻瓷艺术并进行指导,并预言:“山东刻瓷的发展,非淄博莫属!先生(张明文)功不可没!”
      为了规范刻瓷艺术标准,升华刻瓷艺术理念,1989年10月,轻工部颁发聘书,由张明文撰写《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技术等级标准》(国标)。全国陶瓷行业国标中共有17个工种,唯独刻瓷艺术是在淄博新兴的工种。
      1989年,《张明文刻瓷艺术》由中外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馈赠驻外文化参赞、使节。2003年8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发文,同意成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张明文任会长。
      从埋头苦干到蜚声海外
      在艺术界这个嘈杂而又充斥着功利的圈子里,不乏这样的一群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不惜一切地追逐名利,作为品牌和形象的包装。而对于自称老叟的张明文而言,对于主动送上门来的荣誉却一一谢绝。
      回顾从事刻瓷艺术以来所走过的路,张明文说,自己这一辈子,只会老老实实地埋头创作,用作品说话,虽然吃了不少苦,但自己能够有今天的艺术成就,也正是沾了只会埋头苦干的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明文在瓷厂刻瓷的时候,常常是废寝忘食,全厂也只有张明文所在的办公室亮着灯。厂里有个大铁门,门都锁死了,张明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锁,每次都是老伴常秀芳带着孩子去喊他,他才知道已是深夜,每次需要爬一个电线杆子上去,再从墙头路出来,“起码得有十来次的样子”。
      1980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公开选拔出国刻瓷表演的专业人员,张明文在45分钟时间里,完成了一件题为《蕉荫消夏》的作品,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女子在芭蕉树下乘凉的场景,他的精彩表演,打动了考核组全体人员,顺利地入选代表团,参加了1981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博览会。
      在联邦德国举办的博览会上,来自于中国的刻瓷艺术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雕刻声,一幅幅生动传神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人们为来自于东方的神奇艺术所折服,赞美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张明文现场刻瓷作品的《马克思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马克思故居博物院永久收藏。
      在张明文大师的资料夹里,有一张美国总统卡特先生观看他刻瓷表演时的彩色照片,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82年。这一年,张明文被派往美国,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表演刻瓷,一待就是8个月,他娴熟的技艺让世界人民大开眼界。这一天,美国总统卡特特地参观了张明文的刻瓷表演,称赞他“是真正的艺术家”,美国媒体盛赞他“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像脑科医生的手术刀一样准确无误”。
      时隔34年,回忆起在卡特总统面前表演刻瓷技术时的情景,张明文淡淡地说:“在我眼里,卡特总统就是一名普通观众,我要做的,就是发挥出我的技艺,展现中国刻瓷的最高技艺,不能够给中国人丢脸,不能够给中国刻瓷丢脸。”
      张明文先后在联邦德国、美国、新加坡、瑞士、中国香港等地举办刻瓷艺术展,与世界各地的艺术界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传播中国的刻瓷艺术,使中国的刻瓷艺术蜚声海外。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的刻瓷艺术,进入了国际视野。
      铅华洗尽,谱就钻石人生
      一向在工艺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张明文,不断探索的尝试前所未有的雕刻工艺。
      2002年,他独出心裁,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套专门的刀具,在一个高36.8厘米、壁厚不足1毫米的薄胎瓷瓶上,刻画了一幅《史湘云醉卧芍药茵》的作品,瓷瓶胎薄如纸,人物形态生动逼真,堪称稀世珍品。
      2006年12月,张明文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送评的作品有3件。一幅是《敦煌壁画人物》,在一件青瓷鹿头尊上,把中国敦煌壁画人物绘刻在瓷瓶的凸面上,人物的线条刻画和面部表情,构图与瓷瓶结构,都是事先构划好了的,作品活泼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送评的微刻作品《论语》,每个字都只有小米粒般大小,把《论语》原著全文11000多字,刻在笔筒、笔架、镇纸、墨盒等青瓷文具上,每天刻几十、几百字,寒来暑往,历时数月……这些作品,集中了张明文大师毕生的创作精髓。
      张明文说,刻瓷是一门艺术,每一件作品里都要体现出“创意、创新、创造”的精神——创意是生命,要符合主流文化;创新是灵魂,结合西方文化之长,做到中西合璧;创造是核心,有创造性的人才才是技能型人才。
      年过古稀,张明文大师仍然每天坚持雕刻1个小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简单而又枯燥的“叮当”声中,品味着那份独有的清静和快乐。直到刻刀热得烫手,才浸入冷水里稍事片刻。
“许多人因为忍受不了寂寞,耐不住清贫,始终不能够登顶。”张明文说,这些年来,刻瓷艺术不仅走进了世界最高端的艺术殿堂,也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不少人在利 益的驱使下,不肯钻研,惰于创新,甚至用机器设置好程序,成批量地“刻”,手工需要一个月才能够雕刻出一件作品,而用机器一天就能刻出两件……对于这些现象,大师颇多无奈。
      案几上,摆放着一叠脱稿的《钻石人生》,张明文著。
      “76岁了,写点东西给留下来给年轻人。”张明文说,应一家出版社之邀写了一部自传,刚刚脱稿准备付梓,《钻石人生》既是对自己从事刻瓷艺术几十年来的自我评价,又是对后来者的鞭策和激励,而他,甘愿成为年轻人的铺路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