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宋代邛窑三彩瓷






[日期:2016-07-21] 来源:宋瓷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定州让巧薄,邛邑斗轻坚。”这是唐朝时期的吴莱对定州和邛崃陶瓷的不同特点的评价。虽然在唐朝时定州陶瓷与邛崃陶瓷可以作为并列的精品被当时人称赞,但是随着邛陶在宋朝以后的衰落,渐渐不为人知,至于说比“唐三彩”工艺更加独特的“邛三彩”,就更是鲜为人知了。

      邛陶和“邛三彩”再度引起关注,是因为古邛窑的发现和发掘、藏品的展出和邛崃市政府的建立“中国西部瓷都”的文化战略。古邛窑旧址包括邛崃市境内的南河坎十方堂、固驿瓦窑山、西河乡尖山子、白鹤乡大鱼村等多处古瓷窑的总称,创烧于南北朝,盛于唐而终于宋,是四川省古瓷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窑宝最多、烧造时间延续最长、产品流散最广的民间瓷窑。
      解放前,古窑址破坏严重,特别是在1936年初夏,四川军阀唐式遵驻扎邛崃,动用军队大肆盗掘贩运,致使邛窑精品器物流散于国内外。现在,国内外多家大博物馆均有邛窑藏品。在那时候,文物的流散已经引起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和震惊,先后有美国学者葛维汉、英国贝得福、加拿大杨枝高及华西(四川大学前身)博物馆郑德坤、黄希成教授及傅振伦先生来邛窑调查,在各大学报刊上发表文章论述邛窑和邛陶。

      1984年,由四川省文管会考古队和邛崃文物管理所对邛窑遗址进行了共同发掘,重点对十方堂5号及3号窑包(总窑包共13处)及固驿瓦窑山进行了科学的清理。
      发掘的十方堂窑址位于临邛镇西南3公里南河南岸十方堂村,东西长530米,南北宽210米,总面积111300平方米,现存窑包13座,历代史料均未见其记载,仅1922年版《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十五》有《十方堂》条:“十方堂,佛庙也,在南河岸……水泻沙崩,多出窑器,未见文载。”
      在十方堂窑包发掘出遗物数千件,有各种生活用具、文具、玩具、工具、人物俑、动物俑、建筑材料、窑具、酒具、钱币等200多个花色品种。

      邛窑器物的制作方法除轮制、模制和手捏外,也采用雕琢成型。器物胎质以红褐色居多,釉色20种,以青为主。其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4种。纹饰简洁古朴,民间风味浓厚,极富地方特色。经考证,该窑址的烧造年代延续最长,规模最大,窑包最多,暴露遗迹最明显,继承和发扬了古邛陶粗犷质朴、活泼明快、莹润鲜艳的特点,器物丰富而著称于国内外,是邛窑遗址的代表。发掘出的省油灯最负盛名,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斋居纪事》中这样描述省油灯:“照书烛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而耐,短而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邛窑器物的手捏人物和动物尤为生动传神,仅形式就达20多种,合理的变形,适度的夸张,虽然出自民间匠人之手,却有很高的艺术品味。以高温、无铅、釉下彩为特点的“邛三彩”可与北方的“唐三彩”媲美。
      “邛三彩”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引起世人注意。当时有一家影响颇大的《美术生活》杂志,以印刷技术精美著称,著名收藏家黄希成先生1936年12月在该杂志上以《唐邛窑奇品》为题,发表了大量的彩色和黑白图片而引起轰动。国际上最早知道“邛窑遗址”的外文报导是英国人贝德福的《四川邛州古窑址》,该文提出了邛窑“深紫釉陶如钧窑”的看法(钧窑为我国5大名窑之一)。最早的邛窑遗址的研究文章是葛维汉的《邛窑陶器》,该书的图版、插图丰富,有48幅黑白照片,插图59幅,其中8幅彩釉图分别由加拿大黄思礼博士和美国的柯琴夫人所绘,并对邛窑的釉色、硬度进行了科学的测试和研究,文中最早提出“天目”瓷可能始于唐代邛窑的观点。葛氏把邛窑器物与钧窑、龙泉窑进行了比较研究,还赴欧、美、加等地一系列博物馆考察,比较了他们所收藏的有关陶瓷。1979年,新西兰友好人士路易"艾黎来邛窑参观。80年代以后,先后有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古瓷专家来邛窑参观和调查。

      1984年11月,中国古陶瓷和古外销陶瓷研讨会在邛崃召开。来自全国100多个田野考古和古陶瓷专家学者云集邛崃,参观了邛窑遗址及出土文物展,并对5号窑包工地意外发现的房基遗址进行了“会诊”,专家最后断定为“唐代民居建筑遗址”,填补了古建筑史的空白,为研究唐代民居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惊喜的是在以后的清理中,在9号房发现了一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纪念砖,为断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