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2007年十大考古发现






[日期:2019-11-30] 来源:历年十大考古发现  作者:佚名 [字体: ]

      北京时间2008年4月8日上午11时,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200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活动结束。15位评委对23个初评入围项目进行了评议投票,评选出2007年度的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入选名单如下:

      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李占扬

  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西侧。2005年6月进行首次考古发掘,面积9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452件。2006年发掘120平方米,石制品5690件。2007年发掘49平方米,除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外,在TG9深4.99米处(距基点)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

  2005年至今,发掘259平方米(仅60平方米见底),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约3万件,类型有石锤、石砧、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原料主要为脉石英。哺乳动物化石18种。文化层深7.2—5.6米。上文化层仅揭露3平方米,出土石制品32件,少量动物化石,并出土有燧石石片,特点同1965年和2007年采集的细石器相一致。下文化层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和人类头盖骨化石。

  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据灵井动物群灭绝动物占44%的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时代为距今8—10万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上最敏感时段;出土大量打制和使用的骨器,数量是国内同类遗址中最多的;灵井遗址地层总厚达10余米,其中旧石器、新石器等文化层都有分布,是国内不多见的较完整的地层剖面;灵井旧石器遗址分布近万平方米,可对此进行持续性研究。

      专家点评:

  许昌灵井遗址发现的材料是旧石器与古人类方面很新的发现,该遗址的研究潜力很大。发掘出土遗物来自明确的旧石器层位;出土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均很丰富;骨制品器形典型而且精致,有的尖部有使用痕迹,是非常明确的骨器。人类颅骨化石年代在距今10万年左右,也是自1994年南京汤山人颅骨化石发现以来再未有过的珍贵材料。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张松林

  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南部和西部,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的夹角台地上,历代相传称该地为“黄帝口”,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户遗址文化遗存堆积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其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860米,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2006—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旧石器加工地点4处,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居住基址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发现可以确认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63座,灰坑(窖穴)204座,沟4条(排水系统1条),壕沟1条。这些新发现的房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单间式房址60座,双间式3座。房址分布较有规律,分4组布局,其中2组具有排状布局的特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特别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家庭组织结构,农业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专家点评:

  唐户遗址发掘出土了60余座新石器时代中期裴李岗文化的房址,而此前发现的裴李岗时期的房址总数,只有几座。数量如此集中的发现,还是首次。它是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时期房址最多的一处遗址。此外,聚落内还发现了排水系统等。其布局为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新材料。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管委会

      发掘领队:刘 斌

  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约20公里,处于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在两山之间约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分布着13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其中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和祭坛,有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莫角山遗址。

  经过2006年6月—2008年1月的考古钻探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约2700平方米。现已初步搞清了城墙的分布范围、堆积状况以及年代下限。

  良渚古城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在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色粘土堆筑而成,城墙底部宽40—60米,现存较好地段高约4米。四面城墙的堆筑方式基本一致,从堆筑技术上反映了城墙的整体性。城墙内外均有壕沟,壕沟边缘有叠压着城墙堆土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西墙白原畈段还发现了一个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打破城墙。反映了这座古城使用或废弃的下限不会晚于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城址,是同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良渚古城的发现为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专家点评:

  良渚古城的发现是良渚遗址群多年工作的继续,也是相当圆满的一个结果。

      良渚古城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它规模宏大的营建工程及其所反映的惊人的管理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表明其除了具有政治意义上的功能,还可能具有军事和防洪功能。特殊的营建方式也为国内首次发现它的发现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两周

      发掘单位: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王 然、孟华平

  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辽瓦村四组,海拔151—174米,是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遗址现存总面积12万平方米。

  2005—2007年,武汉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6600平方米的发掘,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西周、东周、汉、唐宋等时期遗迹和遗物,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初步研究表明,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深入认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的遗存,填补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空白,建立起汉江上游区域文化发展序列的标尺。

  2.该遗址的夏时期遗迹最为丰富,保存了较好的聚落形态,具备了进一步做好聚落考古研究的条件。同时,夏时期典型单位中出土的典型器物组合齐全、特征鲜明,是夏时期新发现的一支区域文化类型。

  3.该遗址首次在鄂西北地区发现典型的从二里岗下层到殷墟一期的商文化遗存,对于商代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都是重要的发现。

  4.该遗址地处楚文化起源的核心地带,东周时期为典型的楚文化遗存,遗址中清晰的两周时期文化的演变关系将楚文化遗存的整体研究上追到西周早期,为探讨早期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线索。

      专家点评:

  辽瓦店子遗址的重要遗存主要体现在夏、商、西周三个时期。考古发现的夏代和商代遗存量均比较大,而此前只在陕西省境内发现过少量同类遗存。尤其夏时期文化遗存保存完好,遗迹、遗物十分丰富,是建国以来长江流域发现的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的一处夏时期的聚落遗址。西周时期的遗存则将楚文化的历史上溯到西周早期。

      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

      时代:商代晚期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李素婷

  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西南部。2006年6月—2008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连续的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8500余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晚期、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商代晚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一、二、三期,而以殷墟二期为主。

  商代晚期聚落内部有功能分区。发掘的大部分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分布在1条环状围沟之内。居住址集中在围沟内西北部;制陶作坊和居址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少见房址和陶窑打破的现象。陶窑周围有类似水窖的遗存,并有和制陶有关的其他操作坑。陶窑生产存在分工;围沟内南部是当时地势最高的区域,有较大型的祭祀场,祭祀场内有燎祭的遗存和祭祀的瘗埋。墓葬区一部分相对集中房址南部、祭祀区的西部和祭祀区域内,另一部分集中于遗址东北部、围沟东北部外侧,墓葬排列比较整齐,少见打破现象。发掘的围沟宽度、深度都不大,不具备防御的功能,很可能是一条用来区分某种活动区域的界沟。

  关帝庙遗址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揭露的商代晚期聚落,发掘所见居址区、墓葬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址布局清晰,表明了聚落内部区域之间功能的差异。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及丰富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大规模揭露,在商代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对探讨该时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点评:

  以前人们对商代的印象只有殷墟那样的贵族遗存,不清楚一般的聚落是什么状态。关帝庙遗址发现了平民的居址、墓葬区、制陶手工业作坊、祭祀区,表明聚落功能齐全,并经一定的规划。该遗址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聚落单位特点,而且规模达到近2万平方米。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时代:东周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

      发掘领队:徐长青

  墓葬位于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是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壁南端挖建一东西向斜坡墓道,与东壁基本垂直,墓道宽度3.2米,坡度25度。

  墓穴底部东南高,北部低,不甚平整。填埋时,先在墓底垫厚40—60厘米的青膏泥,使底部平整。在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在棺木底部,普遍垫有一层竹席;竹席上还保存有十分清晰的捆绑棺木的竹绳。这些竹绳、竹席层次关系清楚,没有明显的打破关系。棺木用多层竹席包裹,下葬之后,再次用青膏泥覆盖墓葬及棺木;之后用厚约10厘米的黄土覆盖棺木及墓底,夯打并火烤,形成致密的包裹层。黄土包裹层比较明显的分3个区域。主棺所在的C区,首先封裹并火烤,单独享用墓葬东南一角,单独成小冢,然后是A区和B区。埋葬后墓底形成3个小冢。

  墓穴内填土由北往南逐层夯筑填起,分4层,每层填土颜色均有所不同,各层之间有大块石块间隔。填土深度达到墓葬开口后,开始扩大面积封土。棺木主要为东西向分布,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数保存完好。棺木均上下半圆形结构,用原整木对半剖开,然后用斧、锛类工具挖成。棺木多数东西向,少数南北向;死者多数头东脚西,仰身直肢,少数为侧身屈肢。下葬时使用纺织品匹料或竹席包裹尸身,有的可能未穿衣物。随葬品放置在死者脚边或脚边的竹笥之中,最多随葬19件,最少3件。随葬品组合有小型青铜手工加工工具、木质纺织工具、竹质纺织工具和陶纺轮、漆勺等。少数随葬原始青瓷器、青铜鼎、彩绘漆剑。棺木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人类遗骸能够检测的个体均为女性,年龄15—25岁。死者少数为侧身屈肢,多数仰身直肢。

  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

  李洲坳墓葬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为奇特的一坑多棺的墓葬。

  从考古学层面分析,李洲坳墓葬出土文物与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与湖南地区越人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漆器文物的某些特点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它也反映了在春秋时期,在赣西北地区可能还存在过一支具有高度青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

  依据墓内出土的年代特征鲜明的原始青瓷器、越式青铜鼎,经过与江西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同类器物相互比较,初步推断,李洲坳墓葬的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年代距今约2500年。

      专家点评:

  李洲坳东周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墓,其奇特的葬制和葬俗,均为国内首见。保存较好的人类遗骸,在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尤为难得,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提供了重要标尺。该墓葬对研究越系文化及其与周围青铜文化的关系,也有重要价值。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

      时代:青铜时代

      发掘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局

      发掘领队:王建新

  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西距巴里坤县城23公里。2006—200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协助下,对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取得了重要收获。

  东黑沟遗址的考古研究是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0年开始,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已经发现了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200余处,其中大型聚落遗址5处,东黑沟遗址是其中的1处大型聚落遗址。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有益尝试。在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对居址、墓葬、岩画等古代游牧文化聚落的基本遗迹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东黑沟遗址石筑高台的全面发掘,基本搞清了该类遗迹的形制和功能。可以认为,该类遗迹是古代游牧民族高等级祭祀活动重要遗存。

  东黑沟遗址石围居址的发掘,在我国尚属首次。古代游牧文化的居址长期未被认识,本次发掘基本搞清了居址的性质和功能,为今后该类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东黑沟遗址墓葬发掘,揭示了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的同时共存,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在东天山地区已发现的5处早期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很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匈奴的王庭有关。

  东黑沟遗址是在东天山北麓发现的一处规模巨大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现存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著名的裴岑碑,于清雍正七年(1725年)在遗址所在的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发现,又称《镇海碑》。碑文记载:“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记载了东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军在这里诛灭匈奴呼延王之事,填补了史书记载之阙。这一历史事实对我们判断东黑沟遗址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专家点评: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是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在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中,研究者用考古学的思路,确认了居址、墓葬、岩画、等属于古代游牧文化的基本要素;并试图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岩画进行分析、研究。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

      时代:东汉

      发掘单位: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发掘领队:史家珍

  墓群位于河南省偃师市。2006年7月—2008年3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以郑州—西安客运专线的考古工作为契机,结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专题调查、勘测了位于偃师市的洛南东汉陵区,取得了重要收获。

  东汉王朝建造了12座帝陵,其中11座分布在洛阳附近。文献记载,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邙山地区有5座陵,故城的东南洛南地区有6座陵。洛南的6座陵分别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和桓帝宣陵。除了帝陵之外,陵区内还埋葬着众多的后妃和王公贵族的陪葬墓。

  通过调查初步确定了洛南陵区的范围、布局和墓冢的数量。工作过程中,还发掘东汉—魏晋时期的封土墓2座,战国—唐代的其他类型墓葬32座;发掘遗址面积4500余平方米,钻探面积36万平方米。首次发现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大型陪葬墓园遗址。

  帝陵陵园遗址位于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发现大型夷平墓冢1座,原始封土的平面为圆形,直径125米。符合文献的记载,是一处帝陵级别的墓冢。墓冢的东北方有一处外围构筑夯土垣墙的建筑遗址群。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30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墓冢与建筑遗址群的位置关系以及建筑结构形式都与邙山地区已知的东汉帝陵相同或相似,说明和帝陵陵园关系密切。

  陪葬墓园遗址位于高龙镇阎楼村西0.5公里,西南距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2.5公里。南北长455米,东西宽340米,面积15.4万平方米。遗址外围开挖闭合型环沟,内部构筑了7座封土墓,封土原始直径28—65米。东南部还发现了大范围的建筑堆积。墓园遗址中的墓冢规模不大,布置在一个相对较小范围内,与帝陵的葬制不符,是东汉时期流行的家族墓地。由于处于洛南陵区陪葬墓群的范围内,其陪葬的性质明显。

  目前,邙山地区已经完成了为期4年的古墓冢的文物普查工作,与洛南陵区的考古新发现结合在一起,东汉帝陵的基本情况逐渐明晰,为探索东汉帝陵的地望、研究东汉时期的陵寝制度创造条件。

      专家点评:

  以往对东汉帝陵仅有一些零星的考古工作,研究基础薄弱。洛阳邙山墓群的调查,初步确定并分清了洛南东汉帝陵的南北两个兆域及其范围,新发现帝陵级别墓葬一座,发现大型陪葬墓园一座。还发掘了陵园遗址的园省部分。在东汉帝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

      时代:晋至十六国

      发掘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于志勇

  墓葬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施工区南端,西距龟兹古城东墙约500米;较为集中分布在距地表3—10米的戈壁沙砾层中。戈壁沙砾层上部为厚2—3米的晚期洪淤土层;墓葬系在原戈壁沙砾层上下挖而成。

  发现的砖室墓,数量较多,规格高,分布密集,表明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墓群可能有茔区的区划。发掘的墓葬分为竖穴墓(3座)和砖室墓(7座)。砖室墓分为长方形单室砖墓、斜坡墓道单室穹窿顶砖室墓和斜坡墓道双室穹窿顶砖室墓。穹窿顶砖室墓由斜坡墓道、墓门、甬道、墓室、耳室等构成;部分墓门上部有照墙,壁面上有砖雕的成排椽头、斗升、承兽、天禄(鹿)、四神、菱格、穿璧纹等建筑雕饰。部分墓室墓砖上残存红、黄色彩绘;墓葬为多人多次葬,有砖砌的棺床;残存一些髹漆贴金木棺的漆皮和贴金残片痕迹。墓内多撒有五铢钱,随葬陶罐、灯盏、铁镜、铁镞、骨博具、铜带钩、金箔饰物、五铢钱、剪轮五铢、龟兹小钱等。

  墓葬形制与我国内地,尤其与酒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敦煌佛爷庙湾墓地及祁家湾墓地、大通上孙家寨墓地等砖室墓葬十分相似;墓葬的年代可推定为晋—十六国时期(3世纪末—4世纪末),或稍晚一些。

  这批典型汉墓在库车的发现,反映出晋—十六国时期中原汉地文化对西域龟兹地区的直接影响;墓葬葬者可能是深受传统汉晋文化影响的龟兹国贵族,抑或就是居住在龟兹地区的汉地吏民、屯戍军吏或河西豪族移民。

      专家点评:

  首次在塔里木沙漠北缘发现和内地关系密切的晋十六国墓葬。同类墓葬过去只在吐鲁番一带发现过,但库车这批墓葬形制更为复杂。它们位于距河西走廊如此远的地区,文化面貌却如此相近。此次考古发现对阐明汉晋时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绿洲城邦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

      时代:北朝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朱岩石 潘伟斌

  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葬位于河北省磁县,地表上残存少量封土,高约1.8米。受河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于2006年9月—2007年7月发掘了此墓。

  墓葬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构成,全长约25.5米。墓室中发现了完全朽坏的一棺一椁,棺椁位于墓室西侧,棺内有一具人骨。棺椁之东分布有随葬的陶俑、模型明器、陶瓷器、墓志等遗物。墓葬出土随葬品总计190余件。

  墓室四壁残有部分壁画,内容包括青龙、白虎、官吏等。其中北壁绘制有一幅三足坐榻,正中端坐有墓主人的形象,墓主人身后有七扇屏风。据墓志记载可知,墓主是葬于东魏天平四年(537年)的皇族、徐州刺史元祜。

  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和施家河村东部的高台地上,漳河南岸,总干渠里程728公里处,海拔87—93米。发掘面积25000余平方米。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333座,据不完全统计,已发掘出的墓葬有战国32座、秦汉68座、魏晋6座(曹魏3座)、十六国3座、北朝144座(东魏50座、北齐92座、北周2座)、隋3座、唐3座、宋1座和清6座。其他正在发掘时代尚待判定的墓葬60余座。出土文物2201件。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此墓地虽然涉及朝代多,纵跨时间较长,但是仍以北朝时期墓葬为主。在此墓地中出土了一批北齐和东魏时期的墓志砖,故其年代比较清楚准确,器物组合完整,且多为平民葬。这是首次在故邺城周围发现东魏、北齐平民墓地,为完整研究故邺城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为是平民墓葬,对其进一步研究,可以更准确的揭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为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北周墓葬的出土,在这一地区也是首次发现。

      专家点评:

  两处墓地都位于邺城郊外,隔漳河相望,时代明确。磁县元祜墓是磁县北朝墓群中仅见的未被盗掘的皇族墓葬,基本体现的是洛阳北魏时期的风格;安阳固安墓地则是一处以东魏、北齐时期为主的平民墓葬群,墓地的家族性质明显,这样集中出土的北朝平民墓地前所未见。两处墓地对于北魏-北齐时期的考古资料,有着补缺的意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