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鲁山段店古窑址调查记略






[日期:2022-04-25] 来源: 博物院杂志  作者:朱宏秋 [字体: ]

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25日,采集标本200余件。鲁山段店窑位于鲁山县城北梁洼镇段店村,是唐代著名鲁山花瓷的产地。村子坐西向东,面临小河,南界河沟,整个村子都处于古瓷窑遗址之上。村子西部和北部的田地及荒野上,匣钵、瓷片、窑渣等随处可见,地表遗物较为丰富。产品品类丰富,自唐至金元连续不断,是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窑厂。

白釉类

白釉类器物数量很多,产品种类复杂,且都为化妆土白瓷,即在胎体上覆盖化妆土,再罩透明釉。在碗类器物的外腹部近足处及圈足部位,可以清晰地看到透明釉覆盖白色化妆土的部位、透明釉没有覆盖到的白色化妆土部位及露胎部位三者在装饰效果上的差异,施釉的部位色白而光滑,无釉的白色化妆土色虽白但不光滑,露胎的部位既不白也不光滑,胎色多为灰黄色、灰色、灰褐色。胎质不纯,有杂质。

碗可分二式。

Ⅰ式:敞口,斜弧腹,圈足。外釉不及圈足,有的内底及圈足有明显的三个支烧痕迹(图1)。

Ⅱ式:敞口,斜弧腹,圈足。碗内底部刮釉一周,以便叠烧,外釉不及圈足(图2)。

根据采集的残缺标本,白釉罐可分三式,普通圆腹、瓜棱形腹及肩部带系罐。系为扁条形系,置于颈肩之间。其他的白釉器物有白釉柳斗钵、白釉菊瓣盘、白釉盆、白釉柱状高足炉等(图3)。

黑釉类

黑釉标本较多,多为生活用具,时代跨越唐、宋、金、元。釉色漆黑明亮,有的表面呈油滴结晶状。

碗有四式,形制与白釉碗类相同,皆为敞口,斜弧腹,圈足。
Ⅰ式:敞口,斜弧腹,圈足。与白釉碗Ⅰ式相同。

Ⅱ式:敞口,斜弧腹,圈足。碗内底部刮釉一周,以便叠烧,外釉不及圈足。与白釉碗Ⅱ式相同(图4)。

Ⅲ式:敞口微外侈,尖唇,斜腹,圈足,斗笠式。釉色或漆黑光亮,有的表面呈兔毫或油滴状,或口部如酱色。

Ⅳ式:大敞口,浅斜腹,圈足,形制接近盘类。或称连弧纹碗,施釉方法特别,采用蘸釉法,连续四五次或多次换不同部位蘸釉,形成器物内外壁的黑釉分布如同下垂的弧形幕布多方连续,而器物中部无釉露胎。蘸釉的次数与几方弧形吻合,中间露胎的部位既形成了留白的装饰效果,又在叠烧方法上提供了便利,可谓一箭双雕。有的在内底露胎的地方再点7个黑色的釉滴,组合成圆形一般的花朵,别有一番趣味(图5)。

壶瓶类有体型小巧的黑釉葫芦瓶,体型硕大的黑釉鸡腿瓶。鸡腿瓶为梯形口,短束颈,圆溜肩,肩部有一周无釉,其余皆施黑釉。

酱釉类

器类有碗、壶、瓶及器盖等,碗与白釉类Ⅰ、Ⅱ式同。有的碗类外部及内口沿一周都施酱釉,内部施白釉。

白地黑花盆类

最长处13厘米。盆内底部与腹部交界处用粗犷的线条,盆内底部用较为纤细的线条描绘(图6)。

珍珠地划花瓶类

最长处13厘米。不是在地表可见的耕土层发现的,位于被挖掘的土坑内,残片内部可见胎体旋转痕迹,划花技法成熟、流畅,珍珠地排列较为工整,有较少的纹饰交叉(图7)。

青釉、钧釉类

青釉和钧釉类瓷片较小,最长处不足5厘米。除了青釉斗笠碗口部可辨器形外,其他标本太小,器型难辨(图8)。

器盖

最大处15厘米。一盖顶部隆起,无沿,顶上有一象鼻形(荷梗形)捉手,盖面及内部均没有上釉,只有化妆土。另一盖顶部隆起,沿面近平,子口一周无釉,其余施酱釉(图9)。

窑具

有窑柱(直径10、残高26厘米,图10-1)、碾磨器(擂钵,图10-2)。碾磨器有的内外无釉,有的器外黑釉、褐釉,胎质略粗,内部布满竖条、粗细不同的多组划纹。凹底匣钵(口径16、高7厘米)、直壁深腹的筒式匣钵,垫具有一面有三枚支钉的圆饼式垫饼、大小圆形垫饼(小圆垫饼直径达16、厚不足1厘米)、三叉形垫具、带釉的支具、垫圈、垫条等(图10-3—图10-8)。

从采集的标本可以看出,唐代的白釉、黑釉及黄釉标本较少,且多为碗、罐、钵类。宋金元时期的标本较多,主要釉色有白釉、黑釉、青釉、钧釉、白地黑花、珍珠地划花等。其中,白釉瓷器数量最多,且产品复杂。黑釉瓷器数量仅次于白釉瓷器,装饰手法巧妙多样,釉色漆黑明亮,有的表面呈油滴结晶状态。青釉器物不多,但有的釉色接近汝窑釉色,弥足珍贵。器物以日用器为主,胎质坚细,多灰色、灰黄色、灰褐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