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鉴赏:青花瓷上的青花字






[日期:2011-04-11]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字体: ]

  青花是说瓷上的字。原是写在坯上的,写了后施釉,再烧成瓷器。字在釉下,也是釉下彩了。青花字见得最多的是官窑上的年款。譬如康熙、雍正和乾隆年款。现在仿品,大都沿用“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乾隆是青花盛世,从年份的长久和形制的完备,在康雍乾三代中也是到了顶峰的。而且乾隆可能更有后世的人缘,所以要仿青花瓷,自然以乾隆为先了,只是瓷器到底是无法仿的。譬如这款。当时是由专人写的,是具有个人情怀的极好的楷书,很难仿。明代成化年青花出奇地淡雅,它的官窑落款,也是极淡雅的字,内里是少有的丰茂,看上去却弱不禁风。好些年前,有个鉴赏家,特地给我看一个成化青花盘。这盘是碎成了几瓣,重新粘起来的。他让我辨一下真伪。说实话我眼力不到。还好看到了底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说它是赝品了,理由是只要看“成”字的一笔折勾,就能看透写这款的人内心的生硬了。鉴赏家很吃惊,因为这盘仿得很到位,瞒过好几个行家了。想不到不是在胎在釉在青花在画工,而是在字上出了问题。其实该吃惊的是,这问题很致命。这问题表明了文化和素养在过去的岁月里流失得很多。原先一个无名的窑工所具有的素养,现在连鉴赏家也难得具备了。制陶制瓷,还有竹刻石刻之类,现在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言下之意就是比艺术低下一等。然而在古人那里呢?人家才不分艺术和工艺美术。因为那时的人都很艺术,他们出手的东西,很难做成不艺术。这就是“成化”的“成”字的那一折勾,足以露馅的缘故。

  由青花字,说到以往的窑工,就不免要说到民窑瓷上的窑工随意书写的青花字。这是我心仪的青花字。我的这篇文字,其实就是为它写的。民窑瓷上的譬如“福”、“寿”、“百子百孙”之类的青花字常见,因为写法不一,都好看。有次见到一个明代天启年的青花小碟,碗沿有四坨青花,初以为是字,再看像花了,再三看又像字。喜欢煞了,匀来放在了案上,写字时,拿它舀水磨墨。在当年的福佑路地摊,买到一个瓷砚,20多厘米直径,圆得清秀。难得的是背面有两片长长的青花字,竟是两个谜面。不是古板的七言、五言,是《红楼梦》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那样的句式。这字很开怀的样子,看得出写它的人,心里很快活。后来猜出来了,打得两个字分别是“嘉”和“宝”字。这瓷砚应该是乾嘉时候的,很喜欢。后来不知搁哪里了,至今不知还在不在。也是十来年前,还在地摊上找到一个磁州窑的壮罐。这回不是青花字,是褐色釉写的字。竟然写的也是谜语。这字写得更自在了。还是喜欢。就把兜里的钱全翻出来,把它抱回家去。字是下面这些:“一物生来兄弟多,先生兄来复生哥。生下兄弟顶门市,有了大事问哥哥。打一字。”见到不知名的往日窑工随意留下的谜面,一时懵了。于是在本刊上征求谜底。竟然纷纷猜错。后来是一个有着学龄前女儿的家长来信了。说这个谜面,在他女儿的幼儿磁盘里有,谜底是“牙”。于是赶忙刊登,和感了兴趣的读者,一起向幼儿看齐。

  前些天在朋友的店铺里,见到一个康熙时的瓷钟,高17厘米,钟口直径13厘米。瓷胎细糯洁白、釉面坚致,体量沉稳。更出色的是,同样沉稳的青花字,一行行把整个钟面铺满了。没读了几行,就感觉抄录的是极好的古诗。冲淡的句子,和相称的青花字,不由人不喜出望外。顷刻就请朋友匀我了。后来知道,青花写的46句230字,是唐代诗人常建和储光羲的五言诗,是常建的《江上琴兴》、《送李十一尉临溪》和《西山》三首,以及储光羲的《田家即事》半首。所有的青花字是这样的:“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这些诗可以在康熙时期,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敕主编的900卷《全唐诗》中的144卷和137卷找到。把这些气息相通的诗句连在一起写下,可见窑工出色的素养,也可见康熙时诗的深入人心,至少这位不留名的窑工,有着诗的心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