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润如凝脂的“中国白”德化白瓷人物塑像






[日期:2011-08-22] 来源:瓷库中国  作者:佚名 [字体: ]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德化县,唐宋时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瓷器,其胎质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明清时这种白瓷大量外销,又被欧洲人冠以“中国白”的美称。自此,德化成为中国南方的又一个重要瓷都。德化瓷业在明末清初达到了最鼎盛的高峰,清中叶开始走向衰退。

德化白瓷人物塑像表情含蓄、衣纹生动飘逸。关于其艺术特点,可以直接追溯至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最早的杰出代表——健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健陀罗位于古印度的西北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是古印度的十六国之一,也是健陀罗艺术的中心,健陀罗艺术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公元2世纪达到鼎盛,于公元465年以后逐步消失。健陀罗佛像艺术的最主要特点是希腊化的写实人体加印度的象征标志:人物头部为希腊美男子的面容,深目、高鼻、薄唇、长耳;肉髻为波浪式卷发;斜披希腊式通肩袈裟,袈裟褶纹厚重呈放射状。笈多艺术产生于健陀罗艺术之后,于公元4世纪兴起。其艺术特点是遵循印度本土民族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其佛像都低垂眼帘作沉思冥想状,颈部有三道皱痕;肉髻为排列整齐的右旋螺旋状螺发;衣褶为平行U形纹,隐约凸现全身轮廓,具有湿衣贴体的半透明效果;站立的人体有的塑成s形曲线姿势。这两种艺术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兴建于南朝至隋唐的新疆龟兹石窟、高昌石窟,甘肃的敦煌奠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的大同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建于五代北宋的四川广元千佛崖、重庆大足石窟等,均是直接受到健陀罗艺术和笈多艺术的影响,同时融人中国人物面貌特征的产物。而德化宗教人物瓷塑,则是直接从上述石窟中吸取了艺术养分:呈放射状的衣褶纹来自健陀罗艺术的影响:低垂眼帘、专注内心修养的表情,有的颈部也刻三道皱痕,右旋螺发式肉髻,胸前多用璎珞纹装饰等,则是源于笈多艺术的造型。
 
德化白瓷的外观具有白度高、透光性好、胎釉质地细润等独特风格。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德化地区的优质瓷土(石)及德化窑瓷器的烧成气氛有着密切关系。德化地区有着全国少见的优质瓷土,其铁钛含量非常低,用以配制胎釉,白度高而纯正。此外,其胎釉中含有相当丰富的氧化钾,甚至于胎中氧化钾的含量超过了釉层中的,使得胎中生成大量的玻璃相而增加了胎的透明度,加上德化白瓷的釉层都非常薄,一般在0.1—0.2毫米之间,因此德化瓷器通体显得光润洁白、具有半透明的玉质感,

德化白瓷的釉色有的微泛青、有的微泛黄,这与其烧成气氛有关。明代德化窑大多使用分室龙窑,烧成气氛偏氧化,故烧成瓷器白中微泛黄。明末清初逐步向阶级窑过渡,烧成气氛偏还原,因此其成品白中微泛青。过去很多人以泛黄、泛青为标准,来区分器物明、清的年代。近年来通过对窑址的发掘,否定了这一看法。因为在同一地层中有较多泛黄、泛青共存的现象。所谓泛青、泛黄的根本原因,在于窑炉气氛。而龙窑向阶级窑过渡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因而不能刀切。因而鉴别年代时,应结合器型、线条等因素综合考虑。(宋友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