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建盏的釉色品类






[日期:2011-09-11] 来源:网络http://www.zhongguociwang.com/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中国的黑釉瓷产生于东汉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宋代到鼎盛,建窑更把黑釉瓷推向了厉史的高峰。

 

  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似为窑神之作,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由于非人力所为,因而更显名贵。

 

 建窑首创的兔毫等结晶釉变化莫测,博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赞颂。建窑黑釉普遍采用蘸浸法一次性施釉,且釉层普遍较厚,釉汁肥润。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其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有余釉在高温易于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建窑黑瓷玻化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又呈现多种纹理。对于这些釉面纹理的命名,陶瓷界尚有不少争议,本书在尊重厉史文献记载的同时,也采用部分约定俗成的称呼,大致将它们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六大类。

 

  1、乌金(绀黑)釉:绀黑一词在宋代蔡襄的《茶录》中已有记载;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这是建窑黑瓷较典型的釉色。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一般来说,酱黑釉釉层普遍较薄,光素无纹,早期建盏的釉色多属此类,釉面略显呆板,黑而不润,极少挂釉。建窑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2、兔毫釉:兔毫一词在宋代文献中也已平凡出现,如《茶录》中纹如兔毫、祝穆《方点胜览》中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以及苏东坡、黄庭竖、杨万里等诗文中都频频出现这个词。兔毫是建窑最典型的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所谓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文,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于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黄色、银白色等变化,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宋微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有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黄庭竖《信中远来相访且至今岁新茗》诗云: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蔡襄在《试茶》中也赞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末垂缕。愿而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3、油滴釉:油滴一词至迟在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就已出现在日本的文献中。成书于日本应永年间(1394-1472年)的《禅林小歌》中载:胡兹盘以建盏居多,有油滴、曜变、......天目。”“油滴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尚未发现。此种称呼目前陶瓷界尚有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油滴是宋代文献中所指的鹧鸪斑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最大者达一厘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油滴也是一种结晶釉,烧成难度较大,成品率低,传世或出土很少。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一件南宋油滴天目碗被视为国宝级文物。90号窑址堆积层中也出土一件油滴碗,该碗口径12厘米,底径3.6厘米,高4.6厘米。在日本文献记载中,油滴是仅限于曜变的名贵瓷品。在现代收藏界,油滴也是建盏中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4鹧鸪斑鹧鸪斑一词在宋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如陶谷《清异录》中载: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方舆胜朗》载:兔毫盏,出瓯宁之水吉。黄鲁直诗曰:建安瓷碗鹧鸪斑。’”僧惠洪诗中也写道:点茶三味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陈蹇叔也在诗文中赞道:鹧鸪王冕运输宇,兔毫瓯心雪作泓。可见,宋代建窑不仅生产鹧鸪斑,而且也充分得到了文亚士们的首肯。但怎样的建窑黑釉问你才能称得上鹧鸪斑?目前陶瓷界争议很大。有的学者认为,油滴就是鹧鸪斑也有的学者认为,19925月至6月间,在水吉池中村原瓷厂内掘出土的,以往研究者称为珍珠斑的釉面品类就是鹧鸪斑还有的学者将珍珠斑列入正点鹧鸪斑,而将油滴列入类鹧鸪斑油滴,曜变则命名为类鹧鸪斑曜变也有的学者认为,鹧鸪斑是江西吉州和窑的风格,《清异录》记载的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应为永和之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有关专家研究,鹧鸪斑的羽毛通体有二大主要纹理,其背部为紫赤相间的条纹,而胸部则为白点正圆如珠,因此,建窑出土的珍珠斑应是宋代文献中的鹧鸪斑。此类斑纹比油滴釉更富有立体感。笔者赞同这种观点。目前,尚未发现有完整器传世或出土。鹧鸪鸟为闽北山区常见的鸟类,其胸部白点正圆如珠则因为雄性鹧鸪鸟,而雌性鹧鸪鸟的羽纹则是黑白(灰或浅黄)相间的条纹。目前,日本尚未发现有此类传世品,故其文献中末见此类名称也就不足为怪了。

 

  5、曜变:曜变一词至迟在《禅林小歌》中就有记载。成书于十六世纪前期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把建盏珍品划分为若干等级,其中将曜变列为建盏之至高无上的神品,为世界所无之物。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圆点呈黄色,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而得名。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的方向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由于曜变烧成难度极大,故传世甚少,仅日本收藏四件,其中三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一件被定为重要文物。

 

 6、杂色釉:由于建窑黑釉器系窑变所致,故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上述五大类釉面纹理之外,还有一些杂色釉,如柿红色、赤红色、酱釉(酱绿釉、酱黑釉、酱黄釉)等。而有的文章中提到的灰白釉芝麻花结晶冰花纹龟裂纹等杂色釉,笔者认为都是火候不够高的次品(生烧或半生烧品)。如果放置窑炉重新烧至,灰白的颜色也可以转变为黑色。建窑黑釉器必须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中方能烧成正品。此外,铁锈斑纹的定名问题还有待陶瓷界进一步研究、确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