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松茂先生从艺60周年记略——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日期:2012-01-11] 来源:张松茂瓷画集   作者:吴建中 [字体: ]

    到了60岁退休年龄的张松茂,在征得单位的同意后,原本打算再干5年退休,但两年后的一场车祸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1996年春节,已经构思好一幅梅花图案瓷板屏风的张松茂,准备趁出席一次展会的机会,到苏州梅园写生,为创作瓷板画做最后准备。那天下着大雪,当张松茂乘坐的小车行至黄山境内时,由于雪大路滑,司机不小心将车翻入路边沟内,致使张松茂左肩锁骨骨折。在景德镇和黄山两市领导的关心下,张松茂在黄山市医治创伤,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当伤势痊愈后,他发现黄山市这个地方无论自然还是人文环境,都很适合自己搞创作,于是便决定提前退休并在黄山市定居下来。

    自从在黄山市定居下来后,他便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搞自己的创作,并出了许多好的作品,其中,一幅以梅花为题材的《春讯图》大型瓷板屏风,就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春汛图》粉彩条屏瓷板

    《春讯图》的构思是借鉴日本屏风画形式,由10块长条瓷板组合成的一幅屏风画。其画面构图虽然复杂,但布局得体,疏密有致,左右呼应,气势磅礴。一株老梅,枝繁花茂,树干树枝近看弯弯曲曲,苍劲挺拔,远看则似行云流水,波澜起伏,给人一种生气勃勃、富于变化、欣欣向荣的感觉;再加上无数盛开的白里透红的梅花及花蕾,梅花那种不畏严寒、昂首挺立的精神和品格,在作者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整幅画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的美好兆头,看后无不使人兴奋、激动,并为作者的巧妙构思和深厚功力油然而生敬意。这是作者前后花了4年时间,精心谋划、精工绘制的一幅力作,它的制作成功,标志着张松茂的瓷绘技艺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瓷画领域,张松茂的确称得上是位全才和高手。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迥异,人物、山水、花鸟,都是他擅长的创作题材而风格又与众不同。有人评论说,他的人物画师古而求新,造型准确而生动,形象俊美而传神,服饰情态各显精妙;他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峻奇,意境开阔高远,融诗情入画中,铺秀色于笔下,引人浮想遐思;他的花鸟画技法工致细腻,笔调清新脱俗,笔韵雅逸隽秀。总之,在张松茂的笔下,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通透着一种灵气,一种生机,这也许就是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吧。

    张松茂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首先是由于他的虚心好学。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他始终像一块海绵,以开放的心态,不停地吮吸着生活和艺术的乳汁,既注重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又注重吸纳外来艺术的表现技巧和手法,从而达到集众家之长,成一家之法的艺术境界。

    其次是他的刻苦勤奋。可以说张松茂的艺术人生是拼搏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刻苦追求的一生。追求什么?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追求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追求艺术家的人生理想。青年时期的他是如此,中年时期的他也是这样,即使到了老年,现在的他依然如故,每日闻鸡起舞,笔耕不辍。

    再次是他对待艺术创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张松茂不像有些艺术家,一旦出了名,后面的作品创作就马虎了,相反,他对创作的要求是精益求精。他在谈到前不久新创作的《三顾茅庐》瓷板画时说:我有时半夜醒来,想到画中的某个地方不合适时,便会爬起来去擦掉它,重新画过,直到满意为止。都70多岁的人了,精神还是这样执著,这样痴迷,怪不得有人称他为画呆子

    从艺半个多世纪,张松茂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1959年荣获市政府授予的陶瓷美术家称号,1986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张松茂之家被评为陶瓷世家,2006年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所有这些荣誉,对于张松茂来说,应该都是当之无愧的。

    创作生涯忘冷暖,长为画苑自由人。挂在张松茂画室的这幅邓拓的诗句,既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