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松茂先生从艺60周年记略——情有独钟 壁画创作






[日期:2012-01-11] 来源:张松茂瓷画集   作者:吴建中 [字体: ]

    继1979年为北京首都机场绘制《森林之歌》大型陶瓷壁画之后,张松茂绘制壁画的激情便一发而不可收,先后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物贸中心、景德镇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绘制了《井冈春色》、《滕王阁诗意》、《古阁临风》、《昌江帆影》、《百花争艳》、《庐山骏马图》、《浔阳胜景》等人型陶瓷壁画。

    《森林之歌》画作原稿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先生所作,表现的是云南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画作意境优美,构图复杂,色彩丰富。要把这样一幅纸画放成23米宽、3米高,将近70平方米面积,并由3000多块15厘米见方瓷板组成的陶瓷壁画,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景德镇为此抽调了30多名绘瓷高手组成一个庞大的工作班子,由陶院老师施于人(祝大年学生)和张松茂两人负责指挥制作施工。

    他们首先碰到的是两个难题:一是用哪种彩绘方法在陶瓷上表现原作风貌?有人提出用粉彩方法,张松茂断然否定了,因为他太熟悉粉彩颜料的料性,认为粉彩颜料化学成分变化太大,如此大面积的绘画,色差不好控制和掌握,经与大伙商量,他决定采用新彩颜料绘制。

    二是30多个人同时制作一幅绘画,如何科学合理分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效能?经研究他们30多个人按画面不同结构内容分成6个组:树叶、树干、人物、动物、山石、流水各一个组,张松茂主要负责绘制人物并负责统筹监制。这样分工合作,既不会忙乱,又不会窝工,整个工作显得井然有序。

    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吃住在制作现场,张松茂和制作组的同仁都掉了一身肉,对个人来说,虽然当时并没有多少经济报酬,甚至连复制者的名字都未能署上,但他们谁也没有一声怨言,因为他们人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为我们国家的对外窗口首都机场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展示我国壮美山河的一项工程,也是展现景德镇优秀传统陶瓷工艺美术的一项工程。想到这些,张松茂和他的制作组成员们也就感到欣慰和坦然。

    《森林之歌》陶瓷壁画的制作成功,在当时的首都美术界引起轰动,各大媒体也都纷纷以显著位置刊载报道文章,其意义不仅仅是一幅陶瓷壁画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传统优点和独特风格,为今后的大型瓷板画制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完成《森林之歌》制作任务后的第二年,张松茂又接受了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井冈春色》陶瓷壁画的创作任务,他并没有满足于以往多次对井冈山写生所积累的素材和体验,毫不犹豫地再次背起画板重上井冈山,去进一步体验生活,捕捉新的素材,重新审视已无数次观察描绘过的景物,又一次带回来大量新的写生稿和新的体验,然后一头栽进创作的紧张工作中。正是由于他的精心设计制作,当一幅8米宽、4米高,描绘井冈春色的气势恢弘的陶瓷壁画出现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时,无论专家还是领导都赞不绝口。

    《古阁临风》和《昌江帆影》是张松茂1984年为景德镇新建火车站创作设计的两幅巨型壁画,各长11.5米、高4.8米,分别由2600多块陶瓷釉面砖组成,比人民大会堂的《井冈春色》还要大。为了在这两幅壁画中集中表现出景德镇的山水人文特点,张松茂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踏遍了瓷都的山山水水,画满了三大本速写本,拍摄下五本影集,历经一年多的反复构思和取景,绘制和加工,终于完成这两幅巨作。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一位从未谋面的王先生,在看了这两幅作品后感慨万千,写信给张松茂赞叹他的非凡才艺,并为其中的《古阁临风》壁画赋诗一首:高阁巍巍耸太空,松樟回护绿葱茏。晓烟淡漠浮群鸽,云影轻浓锁万峰。露舍露江原露廓,藏街藏市即藏工。构思布局真奇特,宽广襟怀竟不同。表达了对作品和作者的由衷赞誉。

    从1994年至1997年,张松茂与日本80多岁的著名陶艺家浦上善次合作,完成了一幅高5米、宽15米的陶瓷壁画《庐山骏马图》,由张松茂绘制庐山五老峰,浦上善次雕塑五匹骏马,构成一幅瓷画与瓷雕完美搭配的大型瓷壁画,这在国内外还是不多见的。画面上的庐山五老峰,形似盛开的芙蓉,山高云低,雄伟壮丽,充分表达了唐朝诗人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句的意境。

    近20年来,张松茂先后创作完成了10多幅大大小小的陶瓷壁画,其中除《森林之歌》是复制加工集体制作的,《庐山五老峰》是两人合作的以外,其余都是他一人独立创作设计的。每幅壁画都由几千块面砖组成,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少才智和艰辛啊!张松茂为何如此钟情壁画的创作呢?在他看来,壁画这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我们民族艺术的特色和精神,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充分利用壁画的优势和特点,使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是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他对壁画创作孜孜以求、情有独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