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二】“唐花瓷”: 钧窑之源 钧瓷之根






[日期:2012-01-28] 来源:《中国钧窑考》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第二节 “唐花瓷”: 钧窑之源  钧瓷之根
唐代花瓷和宋元钧瓷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外陶瓷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到钧窑历史渊源和传承关系、钧官窑的烧造年代以及钧窑的发展方向等钧窑发展史上的重大问题,也是陶瓷界长时期具有争议的议题。

研究钧瓷文化,要注意因果关系,果之前必有因。宋代虽有钧瓷生产,但研究决不能止于宋,必须有它的起源。上世纪70年代,神垕下白峪村唐代花瓷古窑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经过专家鉴定、科学测试和试烧,有力地证明唐代花瓷和后世钧瓷乃一脉相承。

(1)唐花瓷窑址的发现
唐代花瓷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南卓的《羯鼓录》。唐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宋景深好音乐,尤善羯鼓,曾与玄宗论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清代陈浏所著《陶雅》则直称唐代花瓷为“唐钧”。20世纪50年代,日本佐滕雅彦首先提出唐代的花瓷是钧瓷施天青色乳浊釉瓷的源头。20世纪60年代先后在河南鲁山段店、郏县黄道发现了唐代花瓷古窑遗址。禹县境内也曾数次出土完整的唐代花瓷器物,这些花瓷上的彩斑与钧釉相似或接近使陶瓷界逐渐意识到钧瓷和唐代花瓷之间的某种源流关系。“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观点逐渐被钧瓷界认同并广为流传。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前,在钧瓷发祥地——神垕瓷区却长时间找不到唐钧窑遗址,使得钧瓷界颇感困惑。笔者虽在镇区内的苗家湾和大刘山林场内找到几小块唐代花瓷片和古窑址遗迹,但都不属唐代遗址。1977年冬,适逢农村兴修水利,改河造田。在神垕下白峪村改河造田的施工中挖出很多古瓷片,经过现场考察发现这正是一处钧瓷界梦寐以求的唐代窑址。消息传开,钧瓷界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这个窑址遗存有窑炉、泥池、各种残器和窑具等。窑顶已坍塌,只剩半面窑墙,没有耐火砖,是就地挖的土质窑。残器有拍鼓、碗、罐、折沿盘、钵、瓶等。器物底部为平足,胎骨较厚,釉色以黑褐色居多,也有少数黄色。器物上布满彩斑,有天蓝、月白、灰白等色。这种窑变釉斑淋漓酣畅,似无意,实有形,妙趣横生。在堆积层内,发现有各种窑具和木炭灰,没有见到煤渣和匣钵,可推断当时是用木柴烧制瓷器。靠近窑炉不远处有一小泥池,内有浅黄色泥料。笔者把各种标本挑选珍藏,作试验研究之用,现存于苗家钧窑展室。遗憾的是,因当时没有照像器材,未能拍下这样的珍贵历史遗迹,非常可惜。后因洪水冲刷,无人看管,现在整个遗址已荡然无存,只能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为了进一步验证窑址年代,残片送至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由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李知宴先生鉴定,确认是唐代花瓷遗存,残片交故宫博物院保存。






这一窑址的发现轰动了整个陶瓷界。第一个闻讯而来的是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赵青云先生,随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天津美术学

院等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甚至境外陶瓷界的专家教授也纷纷到神垕下白裕遗址考察。30多年来,有不少记者来做过现场采访,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已把这个窑址拍成专题片。该窑遗址在刚发掘时唐花釉瓷片俯拾皆是,现在却“一片”难求。专家学者都认为,这个遗址所出土的钧瓷和鲁山段店、郏县黄道同属一种类型,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新资料,也为钧瓷始于唐代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中说道:“……钧瓷的早期历史仍然很不清楚……,以后不久在小白峪(应为下白峪——笔者注)也发现了一处唐代花瓷遗址。在采集标本时,也有少数腰鼓残片,釉色、斑点、形质与鲁山段店基本一致。由此可知,河南唐代烧腰鼓的,除鲁山外还有小白峪窑(应为下白峪——笔者注),提示了钧窑早期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中国科技史·陶瓷卷》(卢嘉锡总主编,李家治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也说:“黑釉上出现乳光斑,已为人所知……这种黑釉瓷的蓝色乳光斑现象,正是天蓝色钧釉沿着黑釉向钧釉发展的自然源流。”

这两部权威陶瓷专著都明确肯定钧窑的源头是唐代花瓷,更使我们确信唐代花瓷和宋元钧瓷是“源”和“流”的关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