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昌南先贤——范乾生






[日期:2012-03-23] 来源:《昌南先贤》   作者:涂翼报 陈海澄 [字体: ]

   


图1、范乾生

范乾生(18901943年),江西临川西门人。十二岁来到景德镇,在富商上弄一家李姓人开的瓷行学“看色”。看色是为瓷客所购的瓷器进行色面鉴别,不合等级标准的,退回窑户家调换,并记进出账。三年出师后,掌管全行的瓷器保管和账目。由于他认真负责,账实无错,得到李老板的信赖和帮助。

    十八岁时,获悉到天主堂娶育婴女为妻不要花彩礼,但娶者要入天主教。于是范乾生入了天主教,与育婴女李金玉完婚。这时,他把弟弟林生接到一起,在富商下弄租了一间店面,经营瓷器彩绘加工,取招牌为“范永盛”瓷号。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由于场地狭窄,便乔迁到毕家上弄38号。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范永盛”的瓷器开始走向世界。

那是民国12年(1923年)春天,景德镇天主堂接到上海教区的通知,要派一位神职人员去开会。美籍何愉乐神甫参加了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谈论石膏圣像易受潮,脏了又不好擦洗。若用金属品,则易生锈;若用木制品,又难逼真。这时何神甫提出用瓷器制品,他说,景德镇瓷器精美,永不变色,而又可以擦洗,教友中就有这种人才。众人一听,很是高兴,一致同意何神甫回镇后请制瓷者来沪商量。



图2、耶稣

    何神甫回到景德镇,立即找范乾生商量。范乾生欣喜万分,第二天便乘船去九江,再改大火轮到上海。主持上海教务的张家树主教热情地接待了范乾生。在共商圣品用瓷大计后,决定由范乾生带彩印圣像回景德镇创作设计。品种有整套“耶稣圣诞”马槽(每套14件)、圣家三口、圣母圣心、耶稣圣心、露德圣母、圣母原无罪、佘山圣母、圣若瑟、十字架像等。规格为14至20英寸。还有花瓶、花钵、蜡烛台、圣水罐等等。临别时,张主教说:“路上不安全,我从银行汇款一千块大洋,用于试制。你是热心教友,又是天主教的贤婿,以后的价格好谈。”第二天,范乾生将彩印圣像缝装在夹袄中,起程回镇了。

   


图3、圣母马利亚

回到景德镇,何神甫说,“圣品试制成功,将会畅销全球。批量生产时,也由你们专产专销。资金有困难,只管到教堂里来借贷。”教会还介绍了一位叫李长生的教友,他是做人物雕塑的名师。范乾生找到了他,二人一谈即合。第二天,李长生便开始设计,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各种圣品都如数设计出来了。田主教、何神甫来范家,看到一件件做得逼真的样品,非常满意,并一一拍照。照片洗印后,范乾生又专程去上海,请主教鉴定。上海教区非常满意,依照他们的意见只作了少许修改。

    紧接着,将坯胎原型铸成石膏模子。请工人来印坯,一边买匣钵,定窑位,忙乎月余,第一批白胎烧出来了,合格率八成多。又接着请了两位专门彩人像的师傅,按照彩印的颜色精心绘制。那金黄色的头发、碧蓝色的眼睛、西方的服饰,都与原样不差分毫。并在底座用中英两种文字书“中国景德镇范永盛瓷号出品”。烧炉时,范乾生坐在炉前,亲自督察上炭、看火。第二天开炉,范乾生笑眯了眼。一炉瓷器圣像,五光十色,穿金戴银,栩栩如生。何神甫再次拍了照片,邮寄到上海教区,分发国内外。

    这批圣品瓷,适逢5月圣神降临大瞻礼大吉日,在上海教区首展。与会者一致认为:圣像神态逼真,尺寸比例协调,色彩鲜艳且永不退色,又防潮,不霉变,不生锈,是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经商议,决定批量生产,由上海教区向罗马教皇呈报,并将展出样品全部运往罗马。国内则向所有天主教教堂发函,凡须购买者,向北京、上海、广州教区办理订购手续。不久,上海教区传来喜讯,“范永盛”所制的圣品瓷,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恩准,通电世界各国天主教教会,向中国北京、上

海、广州三教区订购。范乾生欣喜若狂,在天主堂大摆酒宴,庆贺圣品瓷即将销往全世界。

    投产当年的12月份,首批两百箱圣品瓷源源运抵国内外订户手中,赶上了12月25日的耶稣圣诞大瞻礼。当国内外的教友们在圣像前祈祷、祝福,同时也欣赏着景德镇精美绝伦的瓷器,赞扬范乾生的聪明与智慧。从此,“范永盛”瓷号的大名,随着圣品瓷漂洋过海,誉满全球。

    圣品瓷畅销了十五年还方兴未艾。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飞机对景德镇狂轰滥炸。当时,日本飞机不敢轰炸各地的天主堂,怕树敌过多,只要房顶铁皮曲瓦上油漆美国国旗,日本飞机便不会随便投弹。范乾生怕生产场地被炸,在征得何神甫的同意后,在天主堂空地上建起了作坊,照常生产。可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背信弃义,也轰炸天主堂。范乾生在一次被炸中受重伤,内脏被震坏,耳膜被震破,经医治无效,于民国32年(1943年)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四岁。

    范乾生走了,但那琳琅满目的圣品瓷却永远闪耀着景德镇的光辉。

(原作:范乾生之子范增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