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千年古窑和瓷器背后的故事






[日期:2012-08-21]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作者:王婴 [字体: ]

  千年窑火铸就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灯光下瓷器浑身通透,用手感觉它的细腻与坚硬食指一弹,“叮”的一声脆响,犹如久扣的心扉终于得到回应,灵犀刹那间相通……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对瓷器的热爱油然而生或许是千年古窑蕴含的秘密令我心驰神往,或许是瓷器的美丽色彩令我魂飞萦绕,也或许是细腻如丝的釉彩令我着魔,我的心中总有一种冲动去接近它、欣赏它、拥有它……

  怀着这种冲动,我开车从北京去了景德镇。一路上听着歌手周杰伦的名曲《青花瓷》,想象着回来时后备箱里将会满载多少精雅,心情顿时兴奋无比!

  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柴烧瓷窑

  还没有抵达目的地,景德镇的朋友雅医就早早等在了高速路出口,虽然从未谋面,但我早就拜读过他在网络上发表的景德镇制瓷摄影作品。所以,这次景德镇之行由他带路。

  我们首先走进的是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让我眼前一亮的当属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蛋形柴窑”这也是清代景德镇的“镇窑”,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于柴窑形态独特,为景德镇首创,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200多年,直到1995年才停熄火烧年。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重新修复了镇窑窑炉,并在当年10月份“国际瓷博会”期间点火复烧成功,一举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走进古朴幽暗的镇窑窑房,时光仿佛倒流百年: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遒劲的木构架,周身被一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的内部高耸、狭长,内壁上仿佛还闪着瓷釉的光泽。抚摸着窑壁上细致的砖缝,仿佛可以想象当年筑窑师傅砌瓷窑时的虔诚,而那些“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花瓷就是从这些厚重古拙的古窑中烧出的……

  来到古窑区的传统作坊,一排排色彩柔和纯净的瓷碗、瓷瓶坯子整齐地码放在隔板上,这些未烧制的瓷坯宛如豆蔻未开的少女,没有了釉彩的华丽外衣,只有静雅而细腻的线条,散发着纯净、朴素而又极致的美。一块块原本冥昧无知的泥土,经由陶瓷艺人们的妙手,焕发出了最经典的美丽!

  纯朴的老艺人和他们的绝技

  景德镇谚语“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说的就是一个瓷器制作好要经过72道工序。经最初的泥料淘洗、炼制、揉泥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拉坯。

  一件瓷器的成型最主要就是拉坯的技术。在作坊内,我看见王炎生老师傅的一双妙手在旋转的泥料中一点点提升,几经反复,一件浑圆的大碗就像变魔术一样跃然在眼前。王炎生师傅凭借着一辈子练就的拉坯绝技,成为景德镇第一位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津贴的艺人。

  拉坯后需要利坯。利坯就是在旋转的陶车上,把坯体上多余的部分镟掉。景德镇瓷器“薄如纸”的特色,就是靠利坯这道工序来完成的。只见“利坯”师傅陈圣发老人坐在陶车上,双手拿着一根木棍,一边熟练快速地搅动着陶车,一边还不忘朝我们微笑示意。慈祥的笑容背后,谁能体会到这位81岁的老人70年艰辛的利坯经历呢?他10岁到景德镇学徒,从打杂做起,直到19岁才“脱手”出师独立做工。在景德镇,学徒时做什么工序,到老都还是做那道工序。利坯修一个碗需要4把坯刀,每一把刀有3个步骤,每个步骤要学3年,工艺学起来非常难。利坯时,要屏住呼吸,为测定所利坯体的厚薄,需用手指轻轻弹击坯体,并细心倾听其发出的响声,从响声大小来判断坯体各部位的厚薄。如今,陈师傅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接着,我来到彩绘作坊前,如果不到这里亲身走一遭,你很难想象得出师傅们是怎样在陶坯上用颜料描绘出精美图画的。含氧化钴的颜料,在陶瓷坯体上仅仅呈现出灰黑色的印记,就像胶片时代摄影得到的底片,而要得到成品后的青翠色彩就需要1300℃高温烧制。

  景德镇的传统青花瓷纹样细腻,运笔流畅,宝相花、缠枝莲、回文等图案一直延续至今。现代青花瓷则更注重泼墨手法、写意手法等综合艺术表现力,或具象或抽象,或细雕或写意地去表现“白地蓝花”这种特殊的美。

  除了青花瓷,景德镇的传统名瓷还有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和粉彩瓷,这些瓷器的制作在古窑区传统作坊内都能看到。透过一排排雍容华贵的粉彩瓷瓶,我看见头发花白的张文月老艺人正用纤细的钢针雕刻着什么,还不时地用嘴吹去雕刻下来的粉末,走近仔细看后我才恍然那“绣花针”下正“扒花”出细密匀称的凤尾纹花样,再细品旁边的粉彩瓷瓶,花鸟图案下果然有精致的纹理质感,难怪张文月师傅被世人称为“扒花大王”!出自他手的高档粉彩精品,多数被作为国礼瓷赠送外宾,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更是争相收藏。张文月老人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优秀传承人。然而在荣誉的光环下,谁又会想到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聋哑人呢?在他60年安静寂寞的扒花岁月里,唯有这美丽的粉彩瓷诉说着他的内心世界。

  “一满二烧三熄火”的传统烧制技艺

  瓷器从平实的陶坯到穿上华丽的外衣,离不开传统的烧制技艺。为此,我们特地来到烧制陶瓷的小柴窑一探究竟。

  小柴窑是为游客真正体验“火的艺术”,完全按照镇窑规格缩小而建的。当我赶到那里时,小柴窑已经装坯满窑,师傅正在用砖块封堵窑口,只留下送松柴的观察口。这次的“把桩师傅”胡家旺在景德镇可是位响当当的非遗传人他14岁来到景德镇当学徒工,而立之年才开始学习烧柴窑。抱着对烧柴窑的热爱,他刻苦钻研,不仅掌握了柴窑烧建技术,而且善于改革,景德镇现存的柴窑大部分都是他设计建造的。

  关于烧窑,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一满二烧三熄火”,精要地概括了柴窑烧窑技艺的3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和适时熄火。在长达1天的烧窑时间里,窑工需要不间断地加柴烧炼,在没有任何现代化仪器监测的情况下,他们要用一双“火眼金睛”来观测窑膛温度,凭借经验掌控火候,最后还要用两天时间将窑温均匀降下来。

  下午4点左右小柴窑开始烧制,胡师傅稳稳地坐在窑口,看着徒弟们添柴,慢慢地,窑口露出了橘红色的火光,看起来就像一个张开大嘴、瞪着双眼的人脸,非常可爱。我们还被允许往窑口里面添了几根柴禾,想象着此后出窑的青花瓷里也有了我们的一份心意,我激动无比!胡师傅介绍说,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釉料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柴窑烧成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的电窑、瓦斯窑最大的差别在于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会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

  “把桩是太聪明的人做不了,太笨的人也做不了,因为十分辛苦。”胡家旺师傅的这句话在我拍摄炉火时体会到了整晚未睡的徒弟们,被窑火映红了脸庞,胡师傅也是天没亮就又来到小柴窑,不停地观察火候添柴。我本打算拍摄烟囱中冒火苗的情景,但因火候未到,只拍到了冒青烟,不过这已让我非常满足,毕竟亲身体验到了景德镇最地道的柴窑烧制乐趣。

  两天以后,当我在景德镇的国贸陶瓷市场溜达,踌躇着挑选哪件青花瓷时,朋友提醒说:“小柴窑不是已经烧制好了一批瓷器吗?为什么不去看看呢?”于是,我们立即奔回小柴窑。窑内已经熄火、降温,伙计们正从窑炉内一件件地往外搬青花瓷瓶。我钻到窑炉内亲眼看着伙计们把陶匣打开,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拎出漂亮的青花瓷瓶。热情奔放的窑火居然能烧出这凄清冷艳的青花,我禁不住上前摸了摸,那温润的触感顿时动人心弦。

  巧夺天工的半透明青花瓷

  在景德镇的新都民营陶瓷园的作坊内,到处是巨大的瓷缸和圆桌台面,如此巨大的瓷缸的制作实在让人惊讶。据陶瓷园作坊的徒弟说,近一人高的瓷缸只能由经理本人制作,需要3次拉坯才能最终完成造型。这样规模的瓷缸,别说烧制,连移动都很困难,需要十几个工人一起协作才能移动到烧窑的台面上,再通过轨道用力推移到巨大的天然气窑炉中。

  当我到达作坊时,工人们刚好抬完了大瓷缸,纷纷走下平台,我遗憾地大呼:“再抬一次吧!”工人们都大笑起来说:“开玩笑呀!”。可我还不死心,依然舍不得走,接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工人们往窑里顺着轨道推移平台时,我发现瓷缸要和窑的顶端碰上了,急忙喊他们停下来。工人连忙上来观察,果然瓷缸稍微左偏了一点儿,无法推进去。于是他们笑着说:“让你说中了,还真得再抬一次!”已经散开了的工人又被重新召集起来,走上平台,小心翼翼地一齐使劲儿,几乎是一厘米一厘米地将其抬起,然后轻轻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我一会儿跳上平台,一会跳到轨道深坑里面,记录下了这难得的一幕。

  光明玲珑陶瓷厂是景德镇仅存的一家国营企业,主要生产日用陶瓷,瓷厂内非常壮观地摆放着各种瓷碗,令人叹为观止。工厂保留了流水线作业的模式,比传统作坊的工序要简单很多。花边也不再是手工描绘,而是用一个印章样的模子,蘸了蓝色颜料在碗边旋转一圈就印好了花纹,快速而简单。

  在这里所有的产品中,我唯独好奇的是,有着半透明花纹的玲珑青花瓷碗是怎么制作的,厂里的工人师傅就特意演示了一把:只见师傅把一大块陶泥扔在一个绷着条条钢丝的方盒子内,陶泥立刻就被钢丝均匀地割成几块,再将其中一块拿出放在碗形容器中,用机器一旋,立刻就出来了一个瓷碗的坯子,然后将碗坯扣在一个铜质的模子上,铜模上有一些米粒大小的小鼓突,一按机关,小鼓突就突出来把碗坯穿透,形成了镂空花样。釉工再用釉料填补镂空花纹部分,烧制出来的瓷器就会晶莹透明,玲珑好看了。原来奥妙就在这里,我不禁佩服艺人们的聪明才智。

  从景德镇出来,回家的旅程变得轻松而沉重,后备箱里果然如我所愿,“薄如纸、声如磬”的薄胎大碗,描绘着细腻花纹的小柴窑花瓶都被小心地包裹着。心里似乎也怀揣着那朵初妆的青花,眼带笑意,憧憬着镇窑的炉火什么时候会再度燃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