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彩瓷的成长发育期——宋代






[日期:2012-11-3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在宋代,社会得到统一和相对的安定,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方面也较为发达。在瓷器方面,涌现出不少的名窑。自1949年以来陶瓷考古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分布于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县,其中分布有宋窑的达130个县,占总数的75%。在民窑广泛生产的基础上,官府也督建瓷窑为皇室制作御用瓷。由于御用瓷的制作水平高,后被文人墨客所推崇,将汝、官、哥、定、钧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代表了宋代制瓷的最高水平。此外如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吉州窑、建窑、景德镇等都生产出各具特色的宋瓷。宋瓷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汝窑莹润如脂的天蓝釉,钧窑灿如晚霞的玫瑰紫釉,景德镇色泽如玉的青白釉,龙泉窑的青釉" target="_blank">梅子青釉,官、哥窑布满断纹的釉青灰,还有定窑、耀州窑的刻花与印花,以及黑釉瓷器中的油滴、兔亳、鸱鸪斑、玳瑁等多种结晶釉。更为重要的是与色彩相关的磁州窑釉下彩,白釉、黑釉的釉上彩。

宋代瓷器工艺高度发展,在烧造技术方面有支烧、垫烧、套烧等多种方法,产量较大。在装饰上除发展传统的划花、刻花、印花方法外,在民间瓷窑中重视运用笔绘技法,所绘纹饰奔放流畅,充分反映民间艺术的生活气息,这种独创的风格主要表现在磁州窑系的釉上彩与釉下彩工艺上。

宋代南北方瓷窑的釉下彩和釉上彩

(1)宋代南北方瓷窑的釉下彩

宋代瓷窑中的釉下彩,以北方磁州窑系所产的釉下黑彩最著名,其次是河南登封窑的珍珠地划花填彩,定窑的酱地剔花,南方浙江的瓯窑、江西的吉州窑、广东海康窑的釉下褐彩等。

磁州窑位于今河北省的南部。经调查和考古发掘,已经发现的瓷窑遗址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在釜阳河流域,以彭城镇为中心;另一个是在漳河流域,以观台镇为中心。两个窑区遗址密集,地下埋藏有大量的瓷器碎片标本,对研究磁州窑的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人王佐景泰七年校增的《新增格古要论》卷七“古磁器条”载“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好者与定器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划花、绣花、素者,价高于定器,新者不足论也”。上述记载说明磁州窑在明代已逐渐被人们注意并开始与宋时著名的定窑器物相比,已具有一定影响。

除磁州窑外,河南当阳峪窑、扒村窑、鹤壁集窑、登封窑、山东枣庄窑、山西介休窑、临汾窑、内蒙古的赤峰窑、安徽宿县窑、江西吉州窑、福建泉州的磁灶窑、四川广元窑等都有发现,以白地黑花最突出。在互相影响互相效仿的情况下,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磁州窑类型”的体系。因而出现有些传世品不易区分的现象。但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先谈它们的共同点:

A. 艺上的特点。磁州系的胎体较粗,有杂质或黑色小点、白度不高呈灰白、灰青等色,所以彩绘前在胎体上均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克服了胎体的粗糙或胎色的深重,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釉面的白度,使釉面显得洁白清新、色彩鲜艳。在装饰手法上,主要是绘画花纹,还有划花、刻花、剔花或书写文字等。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所用彩料中含铁量的不同,以及窑炉内温度和气氛的不同,致使呈色有时会出现差别。

B. 装饰画面的特点。磁州窑系的白地绘黑花者,具有画面粗犷豪放、雄健浑厚的艺术风格。在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中国绘画的方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北京故宫与东京富冈美术馆都收藏有宋一金时代的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褐花大梅瓶。瓶体亭亭玉立通体多层黑花纹饰,花叶、花笔法熟练、遒劲,仿佛一气呵成,表现出工匠们高超的绘画技巧,是磁州窑中的典型作品。

另外,磁州窑系的书法装饰也很有艺术风采,题写字体以行、草为主,个别有篆书,简短的各种文字装饰在磁州窑器物上都具有很多内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