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朝兴卷——序






[日期:2013-07-26]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朝兴卷   作者:王文章 [字体: ]

 

    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风格,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曾是传统农耕社会里最重要的技术力量。工艺美术密切关联着制度、礼仪习俗、生活方式、审美理想,所以是过往文明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历朝历代的手工艺人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极具智慧和灵性之光的灿烂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重视手工艺人的劳动,当代工艺美术品大量出口,曾行销世界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换回了大量外汇,而且向外输出了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

    工艺美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兼具实用、审美、收藏等多种社会功能。自有人类社会始,工艺美术就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刨造;既是经济,又是文化。许多工艺美术品类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如同一条文明的巨流绵延数千年不止,始终以美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工艺美术之可贵,在于它风格上多姿多彩,在品质上往往是唯我独有、唯我独精。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自己的技术体系和造物哲学,在世界上以技艺精湛、民族风格独特而享有崇高声誉。各地的工艺美术在技艺和风格上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江南工艺的秀润雅致、北京工艺的富丽整饬,广东工艺的绮丽多彩等等,它们统一在民族风格之下,形成万紫干红总是春的繁荣局面。

    客观地说,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新经济来解决,传统工艺美术的物质生产已不占主流地位。人们之所以仍然需要古典家具、艺术陶瓷、刺绣、漆器、玉雕、木雕……是因为它们与千篇一律的机器造物相比,凝聚着更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优秀的工艺美术品是天巧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它可以让我们感恩自然、怀念传统、感受人性的温暖。更何况当代工艺美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顺应时变。不断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已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审美风尚。富贵、高雅、单纯、明快、清新的当代工艺美术品适应着不同人群的需要,不仅现实地构成了人们身边的物质生活环境,同时还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如今,把工艺美术仅仅当作是经济行为的片面认识基本得到扭转。它的文化属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譬如自1979年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分五批共授予了365位手工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国家给予这一群体的最高荣誉;199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全国各省市结合实际情况也制订了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办法;2006年文化部颁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其中超过四分之一项目是属于传统手工技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把工艺美术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为推动工艺美术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发展,总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一最优秀群体的创作经验,展示他们精湛的创作成果,弘扬我国的工艺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北京今日美术馆共同策划拟在近几年内连续出版大型丛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并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出版工程。

    本丛书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手工艺人中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每卷独立推出一位大师的研究,全景再现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整套丛书保持风格的连贯性和研究水平的一致性。各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师口述史、专家对大师艺术成就的评述、大师作品、大师创作年表几个部分,有条件的附录大师作品的收藏和拍卖记录。

    每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成长都经历过数十年的技艺磨练,他们向读者娓娓讲述学艺的艰辛、创作的甘苦,还有鲜为人知的技术细节和个人传奇。这些珍贵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经验是一般理论家难以想象出来的,而这正是重构历史最可倚赖的材料,最可珍惜!专家评述部分是在完成大师口述史的基础上,站在时代高度对大师毕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作出客观评价。大师作品图片的采集面涵盖不同时期,尽量选择那些能反映大师个人技艺成长史的典型作品。本丛书的编辑力图实现学术经典性与生动可读性的统一。

    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内工艺美术史界的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本丛书的编委,并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相关的年轻学者担任撰稿人。希望该丛书的出版能弥补以往工艺美术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在一个重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想解放的时代里,理应改变把手工技艺视为小道末技的旧观念,大力总结和弘扬优秀的工艺美术文化。为后人留下一部可信的史书,是编委会同仁的共同愿望。

    是为序。

                                                            王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