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巧夺天工”的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日期:2013-08-23]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暨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欣赏

    ——“巧夺天工的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



图1.绞胎瓷《中华龙》  作者:柴战柱



图2.绞胎瓷《峪中藏宝》  作者:柴战柱



图3.绞胎瓷《孔雀开屏》  作者:柴战柱



图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柴战柱。

    汉族,籍贯河南,1964年出生,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曾维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学习陶瓷艺术的造型设计。1993年到当阳峪村向老艺人韩焕有、王有洲等学习绞胎瓷的制作方法。从艺多年,目前已继承了当阳峪绞胎的制作和烧制工艺,并将当阳峪绞胎瓷归纳为十六种基本技法,开发出七大类作品(绞胎绞釉瓷、绞胎剔花瓷、绞胎彩绘瓷、绞胎花卉瓷、绞胎缕雕瓷、绞胎透雕瓷、绞胎雕塑瓷)。代表作品有:绞胎瓷《中华龙》、绞胎瓷《硕果》、绞胎瓷《丝绸之路》等。

    绞胎瓷由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制胎,形成了不同色彩的纹饰图案,其色彩纹理使瓷质体现着本质的不同,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当阳峪绞胎瓷的制作始于唐朝,到宋代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北宋时,绞胎瓷在焦作当阳峪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故名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绞胎瓷釉色光润透明、花色斑斓、自然天成。装饰技法有刻花、半画半刻、填彩、三彩式绞胎等。其花纹皆自胎而成,表里如一、内外相通,纹理多见羽毛纹、编织纹、麦穗纹、木旋纹、花卉纹、鸟兽纹和拉坯纹等。作品一胎一面、不可复制,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

    2009年,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木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