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我与博物馆结缘






[日期:2013-09-04] 来源:收藏界   作者:何飞 [字体: ]

  我自幼生长在河南邓州乡下,后来到县城上学。邓州市没有博物馆,所以在我当兵之前没有见过博物馆,也不知博物馆是干啥的。我对收藏的兴趣不是由于家传,强烈感受到这些老物件的魅力,还得从我当兵后的一次北京之旅说起。1983年,也就是我当兵的第二个冬天,到北京去看望首长,首长把我领到了故宫[微博]博物院。正是这一次故宫之旅,改变了我日后的人生轨迹。

  在故宫,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文物收藏品,第一次发现这些老东西是那么的精美、庄重,和平时见到的完全不一样。皇帝穿的龙袍、睡的床、摆过的花瓶、用过的脸盆,每个器物上精美的花纹都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不过,当时没有想过我以后会迷上收藏,能亲手把玩这些文物收藏品,更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一家博物馆的馆长。当时最大的感触是,这下回去我可有的给战友说了。

  从北京回来,在故宫的所见所闻成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直到现在,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点点滴滴。

  “淘”来的成就

  1994年,我脱下军装,转业回到了地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我的收藏之路。

  那时候,在如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面的河边,自发形成了一个古玩交易场所,但当时的古玩市场还不像今天这么红火。一得闲,我就骑着自行车,或者走路晃悠到古玩市场“淘宝”。

  如今昂贵的古玩,在那个时候还很便宜。记得当时一只唐代白瓷小碗,只需要几块钱;明清时期的玉挂件要贵一些,也不过三五十而已;出自名家手笔的字画,最贵的也只有几百块钱。那段时间,每个月都要从这里买上30多块钱的东西。现在看来并不算多,可是就当时每个月50多块钱的工资而言,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只要是搞收藏的,多少都会买到赝品。不过那个时候,市场上赝品还真不多见,真正大规模出现假货是2003年前后的事了。虽然市场上赝品比较少,由于当时知识储备不够,眼力相当一般,所以吃亏上当也不是一次两次。至今,当年买到的赝品,我还保存着几件,算是给自己提个醒吧。既然喜欢搞收藏,就不能怕,要从一次次上当的教训中,总结出经验来。还有就是一定要多看真品,这样才能培养出感觉来。我每次出差或者旅游的时候,都喜欢到博物馆、古寺古庙中走走,看看那些真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

  经过长年累月的观赏、把玩文物收藏品,不停地到各地古玩市场“淘宝”,甚至走村串巷寻找“老物件”,我的收藏品日积月累,越来越丰富了。

  “老物件”有灵性,是你的,就跑不了

  大象博物馆展厅的门口,陈列着一对元明时期法华彩狮子熏炉。这对熏炉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狮子的头是活动的,既方便往炉内添加香料,又为整件品物增添了灵性。我时常拿这对熏炉来解释古玩的灵动之美,也是我的心爱之物。而这对时常挂在我嘴边的熏炉,差一点就与我失之交臂。

  事情要追溯到十年前。那时的我,还没有“修炼”出现在的眼力。看东西看不准的时候,我总是会征求一些业内朋友的意见。一次,一位古玩商给我送来了这对狮子熏炉,我很是喜欢。但是我有点拿不准,于是就请来了一位相熟的朋友帮忙看看。这位朋友看了之后告诉我,是新仿的东西。我放弃了,让古玩商把东西又拿了回去。事情过去,我也就抛诸脑后了。虽然生意没有做成,这位古玩商在日后不断的接触中却成了我的朋友,经常把他收到的古玩卖给我。

  过了大约五年光景,这年的春节,我专门抽时间往古玩商家里跑了一趟,给他拜个年。吃喝寒暄,其乐融融。说到高兴处,我说:你看,我都来了,要不你让我看看你压箱底的东西吧,说不准里面就有“对眼”的东西,也不枉我登门跑这一趟。古玩商便把我带到了储藏室,打开了一个一人多高的保险柜,让我随便看。

  看来看去,我发现在柜子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鞋盒,好奇之下,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对熏炉。我一眼就看出这是元明的器物,爱不释手。仔细端详把玩了一会,总觉得眼熟:可不就是五年前送到自己那里又被退回去的那对法华彩狮子熏炉!

  这时,古玩商也想起来了,一拍脑门:“老何,当初这个东西就是送到你那里去的,结果让你给退了回来,还说是新仿的,可气坏我了。我回来之后随手把它往柜子里一放,也就忘了。要不是今天你翻出来,我还真就想不起来这回事了。”

  时隔五年,这对元明狮型熏炉还是到了我手里。这大概就是它的宿命吧。是我的,啥时候也跑不掉。每当我指着陈列柜里的熏炉对参观的朋友介绍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灵性,你真心喜欢它们,它们就往你这儿赶,往你这儿聚,跑不了。”

  珍贵的收藏品不是平常人玩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中国文物收藏大兴盛大繁荣的时期。这三十年中出土的各类文物,比之前几百年出土的总和还要多,这与现在全国各地大批量上马基础设施建设是分不开的。国家没有足够的精力、人力和财力去收藏这些文物,于是一部分就流入了民间。盛世藏古董,对收藏家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面对如今滚滚而来的全民收藏热,我有不同的看法:古玩收藏本来就不是平常人玩的东西。过去的收藏家,往往都是一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知识渊博财力雄厚。比如“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为了买到晋代陆机的《平复帖》,花的钱折合黄金竟有75公斤之多,这在如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古玩收藏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每一次的购买,都是真金白银的交易。我下海经商挣了不少钱,不过都已经投入到收藏中了。为此,我爱人经常说我:“买个破瓷器烂罐子,几万几十万的东西闭着眼就买了;去菜市场买个菜,三毛五毛的都要跟人搞个价。”真正搞收藏的人在艺术上永远是最高的标准,在生活上永远是最低的标准。收藏家永远缺钱。

  另外,现在已经不是入手古玩收藏的好时机了。一方面假货赝品大量涌入市场,现在想从市场上买到真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另一方面,真品精品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如今古玩收藏的门槛很高,再想进入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普通的收藏还是可以的,比如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物件,量力而行是基本准则。

  收藏界的朋友说我像貔貅

  收藏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对老东西的喜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我有自己的收藏理念。

  古玩首先是它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然后是蕴含在其中的艺术价值。很多过去的工艺,我们现代人始终没有能够完整地复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最后,古玩还有经济价值,但这往往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所关注的。过多地注重经济价值,那只能是一个古玩商,而永远成不了收藏家。我收藏了上千件陶瓷器,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它们脱手变现。对我而言,我的这些藏品就像我的妻子孩子,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把它们送到市场上卖的。每当我看到珍贵的收藏品,真的会两眼放绿光,一心想把它“拿下”;收了件好东西,心里非常高兴,爱不释手,放到谁那里都不放心,怕他们不够珍惜,放自己手上才安心。

  我收藏的文物收藏品是从来不卖的,除非有一些同类的或多余的藏品,也只是和藏友交换而已。所以,圈内好友笑称:“老何是只吃不拉的貔貅,只收东西,从来不卖。” 迄今为止,我收藏了自仰韶文化到清代各个年代的古陶瓷二三千多件。

  我是吝啬的,又是慷慨的

  2012年11月,我在安阳曹操高陵广场上,向安阳市人民政府捐赠了“大唐德州平乡县令杨君墓志”。墓志内容显示了曹操高陵在唐朝时位置的真实性,该墓志成为继“杜达墓志”、“王敬妃墓志”、“柏道墓志”、“鲁潜墓志”后第五方曹操墓墓址的佐证。

  安阳市政府相关领导在捐赠仪式上表示;“何飞的无偿捐赠行为,既可以更进一步佐证曹操墓位置的真实性,又可以充实安阳曹操高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2011年6月,我在洛阳市一个古玩市场买到了这方“大唐德州平乡县令杨君墓志”。墓志内容中记载杨贲“葬于滏阳城东南三里之原……右眺乌坟魏帝西陵之树”的表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考虑到各方对曹操墓质疑不断,当即将其买回。后该墓志经省市文物部门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断定了这方墓志所指的“魏帝西陵”,就是“安阳市曹操高陵博物馆”所在位置。

  类似的事情,我还做过不少,不过我却很少对人提及。在我看来,先人留下的东西,放对地方,才是它们价值的最大体现。作为一个收藏者,不被外人理解的吝啬和慷慨,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的博物馆之梦

  收藏本身就是一件小众服务大众的事情。收藏家用尽毕生心血从各处搜罗到古代文化艺术的遗存,将它成系列地展示在大众眼前,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2007年,我自筹资金,几经周折,终于在商代古城遗址上建起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我建博物馆的目的有三:一是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宣传河南,使人们了解中州大地历史上的辉煌;二是以贴近民众的方式面向社会,提供真品给大家学习,提高古陶瓷收藏爱好者辨别赝品的能力,抵制赝品的泛滥,净化文物市场;三是普及和提高公民爱护文物的意识,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传承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工艺异彩纷呈,我们一定要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些可以看到的历史遗物。

  为了更好地为民办博物馆服务,我还担任了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理事长。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酬劳的头衔,有的只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无尽的义务,但我无怨无悔。今年四月初,河南省民办博物馆第一次集体亮相---我省民办博物馆协会9个成员民办博物馆应邀前往西安参加“第四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暨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河南民办博物馆的藏品在博览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参观的人们纷纷赞叹河南不愧为中原的文物大省,连民间都有这么多珍贵的文物收藏品。

  2013年,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动河南民办博物馆博物园区的建设。省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特别是中牟县县委书记杨富平,几次三番打电话到我这里,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如今,已经在雁鸣湖附近划出了一块专用土地,支持我们建立河南民办博物园区。

  现在各个民办博物馆地点过于分散,导致参观者在遍布于城市四周的各个博物馆之间游走,在路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博物园区的建设,我希望把十家左右有好的藏品及真品的博物馆集合在一起,使参观者能够在一个地方,集中感受中原地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

  一次偶然的机遇,使我与博物馆结缘,并从此走上了实现博物馆梦的人生之旅。

  博物馆项目的名称:

  河南圃田博物苑  (指众多博物馆的艺苑,名称大吉!)

  河南圃田博物馆大观园 (指众多博物馆的园区,名称吉中带凶) 圃田的寓意:1、圃田:隋朝时中牟县的县名(项目就在圃田)2、指事物(博物馆)聚集的地方。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钱牧斋目沉留侯 《艺林汇考》,为经籍之禁籞,文章之圃田。”3、古泽薮名。故地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南曰豫州 ,其山镇曰 华山 ,其泽薮曰圃田 。”《竹书纪年》卷下:“三月,为大沟于 北郛 ,以行 圃田 之水。”《列子·仲尼》:“ 郑 之 圃泽 多贤, 东里 多才。” 张堪 注:“﹝ 圃泽 ﹞ 圃田 也。在 中牟县 。”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