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为技至精:徐朝兴大师手工技艺分析






[日期:2013-09-08]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朝兴卷  作者:王文章 周绍斌 徐华颖 [字体: ]

 

    青瓷是人类艺术的瑰宝,龙泉青瓷是瑰宝中的明珠,徐朝兴大师的青瓷艺术可谓是明珠中的精品。徐朝兴大师在总结自己五十多年的青瓷艺术生涯中写道:人贵德,德立品高;艺贵道,道法自然;瓷贵魂,魂如清泉;形贵简,简极美生;功贵勤,勤能补拙。这是他对自己的艺术人生的自勉,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生艺术的自我评价。在中国现代青瓷艺术史中,龙泉徐朝兴大师及其青瓷艺术是不可回避的。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不仅因为他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更因为徐朝兴大师在他五十多年的青瓷艺术生涯中,以其至精的手工技艺、至神的艺术精品、至简的美学思想、至善的人格精神,为人们展示了现代龙泉青瓷的艺术风采和审美理想,同时也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现代龙泉青瓷艺术大师的形象。

    徐朝兴对龙泉青瓷烧制技术与制作工艺不仅精益求精,还勇于探索,勤于实践。自从艺以来,他先后进行了许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了独特的手工技艺,形成了个性化的制作技术。20世纪60年代,他就与李怀德师傅一起研究哥窑人工控制开片技术,使釉面自然开片更具艺术性;90年代初,他研究了哥弟窑混合绞胎技术,试验哥弟窑混合泥浆灌注模具

新工艺,形成了哥弟窑自然绞胎的新技术;90年代中期,他还对哥窑点缀纹工艺进行技术革新,试验定位开片新技术,使金丝铁线与大小开片有机结合;90年代末,他研究了原始灰釉瓷与跳刀纹技术,创新了灰釉青瓷艺术跳刀新工艺。可以说,对青瓷传统烧制工艺的技术革新不仅成为徐朝兴创造现代青瓷艺术的技术基础,也是提高他的青瓷艺术创作水平和增加他的青瓷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前提。

    1、人工控制开片技术

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两大类型。哥窑青瓷在白瓷土中加入了紫金土,烧成后内胎呈黑色,青釉表面有大小不等、细密有致的裂纹,被称作开片。哥窑开片纹饰自然朴实,天然成趣,有冰裂纹、蟹爪纹等许多不规则的纹饰。这些开片纹饰是由于青瓷烧成温度高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般很难控制开片的形状、面积与深度。弟窑青瓷则主要是由白瓷士烧制而成,很少用紫金土,内胎则呈白色或灰白色,釉面一般没开片。哥窑青瓷的开片在古代大多被认为是有瑕疵的产品,是不能上贡朝廷的,只有弟窑的梅子青和粉青釉青瓷才是上等的佳品。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哥窑开片青瓷有它独特的审美内涵,哥窑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温度高低而自然形成的釉面开裂效果和大小不等的纹理结构,有着神秘莫测的天然美感和自然成趣的艺术效果。于是人们开始喜欢哥窑青瓷,挑选有冰裂纹、蟹爪纹以及具有其他象形开片纹理的青瓷作为佳品收藏。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象形开片不易把握,也就非常难得具有某种象形的开片的青瓷。

那么能不能人工控制开片的象形呢?人们开始关注哥窑开片技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控制开片的自然崩裂过程,人为地控制自然开片面积、大小与形状,或者按照设计意图控制开片的象形或拟形。早在20世纪60年代,徐朝兴在龙泉瓷厂做仿古瓷时,就注意到哥窑青瓷开片技术,在揣摩开片的天然象形时,对如何在烧制中控制开片的形状产生了兴趣。那时他和李怀德师傅一起研究人工控制象形开片技术。一般说来,哥窑青瓷如果控制好胎的配方,就可以使釉面开片或者不开片,开大片与开小片,但这种技术只能控制釉面开片面积大小与开不开片的问题,还不能控制开什么样形状的片,开出有预想效果的某种象形的开片。带着这些工艺问题与革新目的,徐朝兴与李怀德师傅一起,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发现烧成的青瓷在炉中加热并逐渐上升到适当温度时,遇冷就会形成开片,这是解决人工控制开片象形的关键问题。于是,他们利用烧成的瓷器进行二次加温,到一定温度时用冷热崩瓷的原理蘸水进行循形开片。具体说来,就是把已经烧好的没有开片的瓷器,在炉中进行再次焙烧,并逐渐加热。当瓷器表面温度达到摄氏300度时,从加温炉中取出,趁余温未降时,马上用毛笔或其它工具蘸冷水在釉面上绘制形象。这时釉面由于冷热温差和水溃面积大小的控制,崩裂出的开片就基本按照一定的形象出现了。徐朝兴把握了这个技术环节,巧妙地利用了热张冷缩规律,用冷水在加热过的釉面上控制开片象形。他用冷水在釉面上面画什么形象,就开出什么形象的纹片,并且还可以控制冷水的温度,使纹片或者开得细碎有形,自如有致,或者产生像龙纹、鱼纹、蟹爪纹等意象形纹饰。经过徐朝兴与李怀德师傅的实践,利用釉面热胀冷缩规律,进行二次加热与冷敷水控制开片的技术革新获得了成功,实现了釉面开片造型技术的新工艺。他们在70年代制作的《象形纹瓶》,就是以开片技术来控制釉面开片而形成的独特效果。器物表面开片疏密有致,在疏处,开片疏朗大方,纹线绵长纤细而清秀;在密处,开片纹饰就像挤在一起的螃蟹,蟹爪纹开裂得纵横细密,生动活泼。整个器形的开片纹有种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匠意,给人以传统中国绘画中虚实对比的艺术效果,深得意象和神韵。

20世纪70年代创作《象形纹瓶》

    90年代中期的时候,在人工控制开片技术基础之上,徐朝兴还对哥窑开片技术进行了点缀纹装饰工艺的探索与研究。这项研究的主要特点就是铜鼓开片技术控制,在大开片纹饰中点缀以小开片纹饰,实际上是由大小开片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定位开片新技术。有时大开片运用铁线开片,小开片运用金线开片,还可以形成相映成趣的金丝铁线点缀纹开片装饰工艺。徐朝兴运用点缀纹开片技术制作的代表作品就是《点缀纹组合陶瓷》,其中《点缀纹宝心瓶》、《点缀纹玉壶春瓶》、《点缀纹香瓜瓶》、《点缀纹蒜头瓶》等四件作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组金丝铁线点缀纹开片的艺术陶器精品。

    人工控制象形开片技术与点缀纹开片装饰工艺,是在自然神奇之上,巧妙利用自然规律和技术处理,实现人的艺术理想与技术理性的一种工艺革新。人工控制开片象形技术与点缀纹装饰工艺的应用,使传统龙泉哥窑开片技术具有现代开片技术的工艺内涵,使传统开片装饰在自然美中增加了象形美的内蕴,提高了传统开片装饰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

    2、哥弟窑混合绞胎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徐朝兴开始在拉坯成型与装饰工艺上研究哥弟窑混合绞胎技术。其实更早的时候,在做仿古瓷时徐朝兴就对哥弟窑两种类型的胎泥、釉色、质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与师傅们一起琢磨大窑出土的陶片,分析古瓷的胎质和釉色。其中通过绞胎成型出来的绞胎纹就是他非常重视的技术工艺。他认为,绞胎瓷的纹饰是在胎泥上直接产生的,胎泥的纹饰变化是直接作为装饰的,有天然之趣,不能复制,也就是说,装饰纹理和瓷器品质是浑然一体的。绞胎产生的自然纹饰有很微妙的视觉效果,胎纹变化越多,表现效果就越丰富。对胎泥颜色的运用,绞胎手法的变化等工艺,都是可以进行大胆探索的。

    哥弟窑两种不同的瓷器所形成的不同风格,实际上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胎泥原料在烧成之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从技术工艺来说,绞胎纹就是利用拉坯成型时使用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原料直接进行装饰的一种手工技艺,器形内外都有绞胎纹饰。其实在手工拉坯成型中,将两种以上的胎泥混在一起制作的技术工艺。在唐代就曾经出现过,是一种流传很久的传统技术工艺。经过绞胎成型的坯体上有非常自然的胎纹,这是由于胎泥颜色不同而形成的,比如紫金土和白瓷土在一起进行绞胎,烧制后就有黑白相间,互为映衬的自然纹饰。这些自然纹饰的形状类似于木纹、水纹、云纹、羽毛纹等,颜色细腻、柔和、含蓄,特别是在粉青、梅子青釉的罩染下,更是多姿多彩,剔透玲珑。这就是经过传统绞胎工艺烧制出的青瓷特征。大家都知道,哥窑和弟窑烧制的青瓷是具有不同特色的。哥窑瓷器,胎质呈黑色,釉色呈青灰色,厚实纯净,釉面有细密的开片。弟窑瓷器,胎质呈白色,釉色呈粉青和梅子青色,晶莹滋润,光泽丰富。哥弟窑瓷不同的烧制特征,是徐朝兴进行哥弟窑混合绞胎烧制技术试验的基础,也就是说,他想在哥弟窑瓷之间进行一种整合性的试验,要在掌握古瓷传统绞胎烧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

按照徐朝兴的设想,就是在一个坯胎上,既有哥窑的胎泥,也有弟窑的胎泥,将两种胎泥绞到一起进行拉坯成型,然后进行烧制,看看能出现什么样的青瓷。说来很简单,实际上这个工艺是很难的。开始时,他将和好的哥弟窑两种胎泥混合在一起进行绞胎式拉坯,绞胎后,器形大致可以,胎纹也有变化。开始进行烧制,结果哥弟窑胎泥不合,自然开裂。原因就是哥窑瓷所用的胎泥在烧制时收缩率大,而弟窑瓷所用的胎泥在烧制时收缩率小,这种差异使器形开裂,胎纹不合,不能成型。技术难点找到了,就是要解决两种胎泥的自然混台,而不是简单地运用传统绞胎方法。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一种注浆方式进行自然混合绞胎试验,这种方式就是让稀释的哥弟窑胎泥在预制的器形模具中自然混台,达到绞胎纹饰的天然生成。在试验中,他把哥弟窑两种原料调成的泥浆分别灌注到一个三环形的石膏模具中,让两种泥料浆在石膏模具中自然混台成型。他后来在总结实践经验时说,用哥弟窑混合注浆绞胎技术,泥料浆的配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否则就不能很自然地相互混合,将哥弟窑泥浆灌好后他们试烧了多次,最后产生了惟妙惟肖的由哥弟窑混合绞胎技术成型的与装饰的青瓷,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就是哥弟窑分别灌浆进行自然绞胎的方法。由于哥弟窑两种原料浆是在模具中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烧成后的瓷器,既有哥窑开片纹饰的天然大方之美,也有弟窑粉青釉色的艨胧含蓄之美,很受人们喜爱。

20世纪90年代创作《哥弟混合三环瓶》

    哥弟窑混合绞胎技术以灌浆模注方法进行自然绞胎的新工艺,是徐朝兴在传统绞胎技术上一个创新性的突破。《三环瓶》就是徐朝兴在90年代经过不断的试验烧制出的新产品,代表了哥弟窑混合绞胎新技术和自然灌浆模注新工艺的审美特质。其后,他还烧制了《铜红纹绞胎瓶》、《斗笠碗》、《铜红高足碗》、《绞胎纹瓶》、《翻口绞胎纹瓶》等瓷器,都属于这种新工艺、新技术的代表作品。

   3、原始灰釉与跳刀技术

    一般来说,灰釉瓷实际上就是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的釉色泛黄,釉质浑浊,釉面粗糙,光泽度不高。灰釉瓷虽然没有成熟青瓷那种类玉般的青碧、晶莹与剔透,但有原始青瓷那种历史般的古朴、厚重和沉实之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诱导着徐朝兴在90年代末期,就开始探索商周原始青瓷的传统灰釉工艺。他首先探索的是灰釉配制工艺中对新材质的运用。灰釉是青瓷釉色配制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釉色。在中国青瓷史上,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施灰釉的原始青瓷。浙江绍兴、萧山、上虞一带均有原始青瓷的遗存。徐朝兴认真研究了原始青瓷釉料中对草木灰配制的成分,有意识地加大或缩小其剂量的配比,进行灰釉配制工艺改革。后来他以新的剂量配比,配制出一种呈黄灰色的釉。这种灰釉色施在坯胎上后,既有华滋润泽之感,也不失古朴凝重之气。如果与粉青和梅子青釉色放在一起比,其素洁朴实的釉色品质显然独具另一种艺术魅力。

独特的釉色就要有独特的装饰。徐朝兴针对灰釉的釉色品质,以细密有致和沉着稳定的跳刀纹进行装饰,获得了以工艺技术特征为审美意境的装饰艺术效果。本来跳刀在传统工艺技术上是一种瑕疵,或技术不纯熟的表现,是传统工艺刻线基本功中由于手的不稳定而造成的,但现代跳刀技术却要努力控制和运用这种不稳定因素,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效果。追溯起来,跳刀也是一种比较早的技术工艺,它所形成的跳刀纹与网印纹、绳印纹、布拓纹等有异曲同工之妙。跳刀也叫“抖刀”,是陶工在拉坯成型时,通过手的震颤与抖动,将修坯刀与在仿轮上旋转的陶坯进行接触,形成有规则的点状痕迹与有秩序的纹理。徐朝兴说:“跳刀是以前就有的,从唐代就有,只不过以前的跳刀比较粗犷,而现在的跳刀力求工谨细腻,均匀稳定。”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徐朝兴改革了跳刀工具,将跳刀做成具有一定弯度的形状,使跳刀带有相应的弹性。经过不断的实践,他慢慢地熟练掌握了这种特制的跳刀工具的运动规律。他制作的一件《灰釉水波纹碗》,就是他跳刀技艺的完美展示。器物周身布满了由跳刀运动而构成的刀痕与纹理,细密有序,密而不繁。他说,他是一气呵成地完成整个碗的跳刀的。起刀由碗底开始,一直旋转到碗沿,生动自然,没有一点滞缓。

2004年创作绞胎跳刀纹瓶

2005年创作灰釉跳刀纹碗

跳刀不仅是一种技术工艺,也是一种艺术心境的实现。运用跳刀技术要有平静的心态和持久的耐力,跳刀者要在刀与坯之间达到精神状态和力度运动的高度和谐,才能对陶坯进行有规律的跳刀纹刻划与制作。跳刀纹中刀痕的深浅、运刀的疾徐、纹理的疏密、轨迹的虚实、线条的断续等装饰效果,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与审美趣味。也就是说,要通过精细的跳刀技术达到一种艺术感觉上的装饰美、秩序美和运动美,同时也要体会到制作者在跳刀技术中的那种心境的自然美、超然美与忘我之美。徐朝兴非常明智地把握了跳刀技术与艺术表现之间的辩证,以高超而精湛的技术工艺在旋转的坯体上,运用抖、刮、刻、拉等手法,在“解衣盘礴”般的心境下,创造了原始灰釉瓷跳刀装饰艺术,并逐渐形成他细密、均匀、完整的灰釉跳刀艺术风格。在《球形灰釉罐》、《灰釉斗笠碗》、《绞胎跳刀纹瓶》、《跳刀纹碗》,《灰釉跳刀纹碗》中,他将神秘与遐想,回味与眷恋,宁静与沉着,都凝聚于灰釉之朴拙,跳刀之神功之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