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别拿残瓷不当宝贝






[日期:2014-04-3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宁藏残器,不藏赝品,这已经成为了收藏者的共识。以往不要说是修补过的工艺品,就算是磨过口的瓷器也乏人问津。但是现在,投资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残器不仅具有比对、研究功能,其本身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扬,特别是在2003年朵尔拍卖会上,一只有破损后经修补的元青花四海水云龙纹扁壶以583.15万美元成交,更是让人对残器的投资价值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残器的投资中,除了要保证器物本身是有收藏价值的之外,修补工艺也是大有讲究,现在许多专家都认同,在瓷器修复中应采用中国最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法——石膏配补,而不再使用金漆工艺,更不会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主观填补文物的纹饰和图案。

    相比专业领域的石膏配补,民间采用的工艺,更受藏家的追捧。如在陈鸣远款仲芳式朱泥壶的壶身碎裂处,工匠以金质米粒锔精心修补,每粒锔子圆滑美观,在壶身上纵横交织,错落有致,形成一种独特的紫砂壶残缺美。从前瓷器的玩赏家们,甚至专门收集锔过的瓷器,锔的钉越多也就越珍贵。对于珍贵的中国瓷器,日本以及欧美藏家即使不慎打破,也会把碎片拾起,用金属钉修补牢固后,深具实用性且不漏水而继续使用,但金属钉修补后器物外壁留下明显的修补钉扣,而这种修补钉扣甚至一度成为人们鉴赏的对象。

    锔匠的主要修理工具是一个小火炉,用它锻铁打锔子、化铁;另外就是金刚钻头,用它钻眼。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说的这个工艺。被修补的器皿一般只是裂道纹、掉个碴等不太大的毛病,如果碎成八瓣还找他们锔就不合算了,除非是值钱的古董,否则工钱要比买新的还贵。锔活当中,尤以锔碗、锔瓷壶、胆瓶算是细活,手艺最精最难。锔出的活不仅要严丝合缝,还要美观、中看。不管是锔大锔小、用铜用铁,最后都是按锔子大小多少来算钱。锔子也有很多种类。最普通的是铁的,昂贵的有铜的、银的、金的。玩锔器最早出现在明末,兴于清中期,距今360多年,玩锔器,讲究的就是一个字。的前提是要有时间。有了多余的时间才能玩好,所以玩见时间,玩见悠闲,玩见心境。

    在2007年北京的拍卖会上,有一件明代正统青花龙纹大缸,成交价达到了209万元。这只巨缸周身有一圈接痕锔钉,看上去似乎曾破损过。据专家解释,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难以制作如此巨大的陶土坯,所以这种巨缸都是烧制成两部分,然后锔接起来的。康熙年间后,随着瓷器技术的发展,这种巨缸的锔钉打到了缸内,但明代都是在缸体外。

 

    残器之美和篆刻中的破残有异曲同工之处,破残,是在古印中出现的,皆为长年风化磕碰所致,因为残而改变了字的布局和虚实,现代的篆刻人为追求新的古朴苍老,而用破残法。残器之残也像树木盆景。一个好的树木盆景,都要经过数年的培育,一棵新树要经过嫁接、剥皮、撕裂、扭曲等等才可显其苍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