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夏侯文艺术成就评述〈一〉:设计是生产力






[日期:2011-11-03]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   作者:王文章 山谷 [字体: ]

纵观其后的夏侯文的所有产品设计,都是在这种美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的。

也因为是科班出身,拥有系统的文化知识、广博视野和专业本领,使夏侯文在龙泉青瓷的振兴发展中显得比较有优势。这也是科班出身人员与民间工匠的区别之一。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工艺创造者们,往往只具备个人经验的口授手教的师承方式。在手上记尺寸,在墙上画符号,在心里默记数字,对经典作品摹仿,在传统器物上作改进(这是手工艺从业者的创造规律),但往往不具备自觉创新设计的理念,只有少数悟性高的人才能在嚣型的出新上有所创造,也是经典器型从起始的形态到最后定型,往往要经历漫长时间的缘故。

    造型设计是陶瓷最本质的艺术语言,就好像人的身体一样,没有这个作支撑,其他工艺是没有附着的。夏侯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几十年中他一以贯之地致力于造型设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既符合市场要求,又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产品,从而作出了巨大贡献。

    毋庸讳言,我国当代陶瓷的设计,在重视绘画装饰艺术的同时,造型设计的能力却在弱化。以景德镇陶瓷为例,在历经千年的辉煌后,陷人了因因相循的套路里而少有怍为,在仿古瓷的领域里扑腾,在前人的官窑作品里寻找生存,少有新品新作面市。从民国开始直到如今,从业者大多只在装饰上,特别是在瓷器绘画上下功夫,而在器形设计等基础性的努力上没有发展成新的竞争力。这是设计创新能力缺失的结果。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珠山八友,擅长釉上彩绘画,说他们只是工匠,有点偏颇,但说他们是艺术家也有些牵强,他们的贡献只是停留在装饰绘画上,没有造型能力。当今的工艺美术大师的评估也多从这个能力来考察,重视的是绘画,仿佛能画几笔写意花鸟或工笔山水,把民间工匠的率意之作堂而皇之地加以艺术化,就能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这不能不说是景德镇瓷器整体上的遗憾,它在日益多元化的瓷器发展中自我迷失了。

    如果说,铁路用瓷和竹节杯的设计生产,更多的是服务于当时的社会需求,那么作为瓷器的艺术品位的陈列瓷,1967年中国准备在挪威举办中国现代陶瓷展,则是夏侯文陈设瓷的初试锋芒。当年4月,国家对外文委和轻工业部联台下达文件,向龙泉瓷厂征集展品。夏侯文主动请缨这个任务,源于他的使命感,是他把龙泉窑的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努力。

龙泉窑在南宋经历过灿烂世界的辉煌后,在清代终于湮没,到了艺绝人亡的地步,从青瓷的恢复性来看,在挪威中国文化展上亮相龙泉窑产品,正是龙泉瓷走向世界的一次尝试性的机会。这批展品共有13件套,包括瓶(大众瓶、四瓣扁瓶、万年青瓶)、文具、罐等,一色的哥窑开片,全是创新设计,从图纸的报批审查到最后的送展,犹如古代的官员督造一样,一系列的手续和一道道关口,证明其展品是那个时代龙泉瓷所能达到的最佳的艺术成果。挪威展上,龙泉青瓷有不俗的表现,这对企业来讲,是陈设瓷生产力的一次成功提升,对于夏侯文个人来说.是涉及艺术瓷的宝贵实践。这个经验的成果,就是其后为参与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所设计制作的哥窑开片茶具,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历史上哥窑没有茶具品种,这套9件的六角茶具,无疑是龙泉窑的新品种,其器型新颖别致,紫口铁脚,釉色滋润肥厚,冰裂纹片大小不一,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符合日本人的观念嗜好以及审美观。



图3、1967年,在挪威展的哥窑《大众瓶》



图4、1970年设计制作的青釉玲珑金鱼台灯座



图5、1975年设计制作的三只玲珑碗



图6、1975年设计制作的玲珑茶具

   


图7、1985年为参加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首创的哥窑茶具《九头哥窑小茶具》

    夏侯文起步于日用瓷的设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成套餐具,这是企业任务使然。日用瓷的生产,是古往今来所有窑口和陶瓷企业面对市场的自然选择,龙泉也不例外。而大型餐具的设计制作经验,对于恢复不久的、以生产日用瓷为主的龙泉窑来说,是至为宝贵的,几乎所有的当代中国陶瓷企业,在这个项目上都有精彩的投入。器成天下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陶瓷器皿便是餐具,在它的身上能体现出美的标准、生活理念及其生活价值,是生活必需品和美学精神结合的最普遍的形式,具有极高的普及和认同性。同时在餐具的身上,可以见证几千年陶瓷文化发展的历史,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进步。

    在现代社会,对于曰用陶瓷来说,特别是餐具,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物质再现,巳成为审美趋势,在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具欣赏性,也就是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实用和审美并重,用功能和美的双重标准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是设计者的基本理念。因此,餐具的设计和制作,对设计人员的创作要求就更高、更全面,既要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国外市场更具个性化和更高审美的要求。

    夏侯文在日用瓷餐具设计上的鲜明个性特点,就是在日用器皿上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又有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美学理念。1971年,他为浙江宾馆设计制作、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使用的大型成套仿古鹤翔天宇青瓷高档餐具,与青瓷的釉色协调一致的、高远澄碧的秋天晴空中,仙鹤翱翔,富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情,仿佛宋徽宗《瑞鹤图》的群鹤飞翔,既有积极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又没有政治色彩、就是一个明证。他已经驾轻就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青瓷设计艺术中了。

创新离不开传统。这个理念是手工艺品代代传承的经验,也是民间工艺自觉遵循的一条规律,关键在于能否推陈出新,能否找到激发自己创作灵感的碰撞火花,折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当的悟性。夏侯文的设计灵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中得来的,传统文化特征给夏侯文增添了丰富而有深沉的设计元素。1983年,他根据香港客商提供的我国东海沉船上的青瓷莲瓣碗的图片,成功复制了莲瓣碗实体。撇口,弟窑粉青、釉水丰约适度,碗外浅刻两层莲花瓣,碗底部12朵丰满短瓣花,腹部24瓣修长莲瓣,排列整齐有序,碗内是鱼戏荷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十分雅致。这个复制的经验,在1984年的“广交会”上有了更大的施展,在那里,他接受了日本商人提供的一块影青樱花瓷片,不久仿制成功一件影青樱花菱口挂盘。作品中间是一朵盛开的七瓣樱花,周边五组花叶相衬,每组三叶一花,浅浮雕,有深有浅、有凹有凸,釉水有厚有薄,光线在上面折射,有明暗反差,洁雅、美丽。

这只在浙江工艺美术界享有声誉的艺术挂盘,后来衍生出的产品,就是享誉中外的“97头影青成套餐具”。影青釉为水绿色,白里透青,是景德镇青白瓷的特点。景德镇虽在宋代有过影青瓷的大批量生产,但都是单一的碗、壶、盘、盏等,不成套具。进入元代,影青渐被青花取代,直到今天,很少生产。影青瓷有独特的实用和审美价值,与彩瓷相比,是唯独不含铅的瓷器,有很大的市场优势。龙泉青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和梅子青,不以影青为重,因此设计开发这种釉色的成套餐具,对龙泉瓷来说,是融科技与生产为一体的新鲜玩意。夏侯文主创的这套餐具,共有97件,根据具体需要,能分别组合成20个品种。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设计能力得到了高水平的体现,在餐具的设计和制作上已经游刃有余了……

据不完全统计,夏侯文在龙泉瓷厂创作设计了五千余件套作品,其中有三千多件套投入了批量生产,如“8头玲珑龙凤茶具”、“9头牡丹茶具”、“弟窑8头竹节文具”、“6头琮型文具”等。在他退休前夕,龙泉的地方国营瓷厂(一厂、二厂、三厂)以及艺术瓷厂,还有少数私营厂,还在生产他的作品,年产量都在二百万件以上。

在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后,夏侯文赶上了转轨市场经济的潮流,在原来计划经济下诞生的龙泉瓷厂解体,在有限的空间里“跳舞”所锻炼出来的扎实的基本功和几十年的实际磨练,让他在退休之后得以纵横驰骋。他把自己的生产力从日用瓷升华为艺术瓷,把自己的艺术感觉完全自由地变成图纸,从而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作品。

“仿古哥窑龙纹小口瓶”、“牡丹金钟”、“冰清玉莲”、“刻牡丹纹碗”……层出不穷的新品新作,证明了他的设计创新能力和文化上的优势。

2010年4月,我随著名画家傅益瑶女士赴龙泉画瓷,在龙泉的国际大酒店市委赵建林书记的招待宴会上,我看到了葵花餐具,葵花籽饱满的颗粒组成优美的工艺图案,釉色美丽,色泽莹润,灯光照耀下,有美轮美奂之感。我问身边的夏侯文老师,这个图案好漂亮,是谁的作品?他说,这是他设计的成套餐具之一,为62头(件)。见我有点愕然,他接着说,“龙泉瓷厂改制,我的图纸和模具现在被天丰瓷厂接收保存了”。我心里一阵赞叹,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依旧有着如此的艺力魅力。当然这也是夏侯文的设计艺术魅力所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