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八】谈古论今话神垕






[日期:2012-01-28] 来源:《中国钧窑考》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神垕在钧瓷的带动下,仿古之风异军突起。神垕陶瓷业历史悠久,陶瓷文化和陶瓷技艺积淀丰厚,匠师精英,层出不穷。由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的繁荣,陶瓷收藏家日益增多,仿古之风日盛,达到了有史以来新高。进入神垕镇内,不论大街小巷,不少居民家挂着“仿古瓷”的牌子,不但仿宋代五大名窑,而且包括了唐代花瓷、唐三彩、磁州窑、耀州窑、定窑等,凡是北方的著名窑口基本上无所不仿,而且大多仿得很成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受到文人墨客、收藏家以及陶瓷爱好者和中外客商的青睐,带来了神垕古玩市场的异常繁荣。在全国的古董市场,特别是比较大的如北京、天津、广州、郑州的古玩市场中,神垕的仿古瓷都占有一定比重。神垕镇有不少居民,长期在外地古董市场开店营业,有的在经济上有了可观的收入,在外地买房定居专营仿古瓷。

在制作仿古瓷的过程中,自学成才的陶瓷匠师脱颖而出,造就了一批造型、制坯、上釉、烧成、文物复制、修补等能工巧匠,他们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学习到了不少新知识,也成为神垕镇的陶瓷发展的一批技术骨干。
建国后的数十年间,神垕镇内的国营瓷厂、钧美一厂、钧美二厂在陶瓷生产方面占主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企业改制,现在这三个大厂在神垕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民营经济,比较大的钧瓷厂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神垕发展经济的主力军。现在神垕比较成规模的钧瓷厂家已有数十家,有的生产规模、展厅陈设等均不亚于以前的三个大厂。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国家对外贸易的迅速增加,以及美化环境的需要,现在神垕的日用细瓷、出口炻瓷、面砖、花盆生产已成为神垕的主要产业和税收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花盆生产,目前已达几十家,和广东潮州、江苏宜兴并列为全国三大花盆生产基地,花盆质量也由过去粗瓷改为细瓷、贴花或手工绘画的高档品种,烧成由煤烧改为气烧,产品质量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因而产品畅销,在全国销售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学规划,和谐发展。过去神垕镇因地面狭窄,人口密集,窑场和居民夹杂在一起,窑炉遍布镇区,“进入神垕山,烟云遮住天”,街道脏而乱,车轮一过,尘土飞扬,大街上总是尘雾重重,令人呼吸都感到不舒服。有的专家学者来到神垕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神垕这么好,但又这么脏!”这是过去客观存在的实事,是有志之士对神垕古镇直言不讳的忠告。解放后,神垕镇的历届党委和政府,都很关心和致力于古镇的全面改造,特别是近几年来改造的力度更大。为了使改造工作科学和有计划地进行,特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和论证,作出了整体发展规划,现在正在实施,并大见成效。如三个工业园区(西寺、灵泉、陶瓷出口)已成规模,老街改造正在进行,并和郑州建业房产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住宅开发,工厂与民宅逐步分离;南环、北环公路业已开通;西气东输工程已通往神垕,陶瓷生产逐步改煤烧为气烧,可从根本上解决因用煤烧窑对神垕环境污染的历史性老大难问题;旅游景点已大部分整修或更新,神垕古镇和许昌的三国文化、鄢陵花卉并列为许昌市的三大旅游景区;S263公路工程已列入国家计划,修成后,可与洛阳、平顶山贯通;南水北调工程往神垕送水的项目正在申报。过去,神垕的陶瓷原料全是露天存放,露天加工,露天晾晒,为避免树叶落入影响产品质量,厂区和街道一般都不种树。因此,过去神垕镇区街道上见不到树木,更见不到花草。现在,陶瓷厂的原料加工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全部在室内操作,厂区和街道已全部绿化。现在进入神垕镇区可以看到马路宽阔,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昔日烟雾遮天,尘土四起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神垕镇并不满足于此,党委和政府决心带领广大群众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打造一个绿色神垕。同时,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大力治理环境污染,自觉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可以预言:随着神垕钧陶瓷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发展规划的逐步实现,镇容、镇貌定会得到彻底的改变。神垕古镇镇容整洁,树木浓郁,翠竹夹道,空气清新,山风习习,净无纤尘,这样的美好景象不久即可展现在世人面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