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谁造就了收藏界的“机构市”?中国企业藏宝图






[日期:2012-02-0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孙冰  [字体: ]

“机构市”涟漪

  “随着企业收藏快速发展,未来艺术品市场上,顶级艺术品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中低端艺术品的价位反而会较为平稳。”

  在2007年前后的那一轮艺术品热潮中,有非官方的估计称,整个艺术品市场有40%的成交额是来自企业的购买行为,而在2010、2011年这一轮热潮中,业界普遍估计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七成、甚至八成。

  “大部分高价拍品的买家都是企业或者基金,虽然个人买家从数量上还占绝大多数,但是从成交额比重来说,这个估计是差不多的。”一位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公益慈善行为?广告公关行为?抵御通胀?另类投资?拓展文化产业?合理避税?

  以上这些,都是刺激企业进军艺术品市场和大量购买收藏品的动机。

  而目前,国内涉足企业收藏比较多的行业有金融业、高端房地产公司、高档酒店和服务业、投资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的目的不可能像个人收藏那样“我就是喜欢”这么简单,所以企业“玩”收藏的方式也与个人藏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资金量大、资源丰富,操作手法也更为资本化和专业化。

  企业“玩”收藏通常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一举购入一批目前还没有名气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少的钱就可以买很大的量。然后帮这些艺术家办画展、出画册、做作品研究……以帮助他们成长,当然其作品价值也会随之大幅提升。于重要的代表作都在自己手上,或藏或放游刃有余,且可获得“推动艺术前进”的美名,哪怕是“十个里面只出来了一个”,总的“收益”也将相当可观。当然这需要企业拥有一个有相当专业水准的团队才能慧眼识英才,并能够助力艺术家持续成长。

  另外一种就要简单许多:购买艺术品市场里的“硬通货”,即成熟艺术家最顶尖的、最被市场认可的作品,即使价格再高,风险也总是小的。较之第一种,企业不必储备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专家团队,而且长期和短期持有都可以,若需要可随时套现。

  上述两种尚属正途。垄断坐庄、制造概念、板块轮动、指数曲线……这些从股市“舶来”的技法也已经被熟练地运用到艺术品市场中。“很多企业进入艺术品市场,不免带着浓重的资本市场的习气。”郭广明说,“艺术品在他们眼中和股票、房子没有什么区别。”

  “艺术品市场的机构化首先反映在资金规模化后在市场上占据了明显优势,动辄千万级的竞拍出价已经将个人购买行为迅速地边缘化。”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负责人关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次是在操作目标和操作手段上的变化。由于机构收藏的体系化目标和投资基金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精确化选择,往往会表现出短期的波动性和高换手率。”

  关予认为,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艺术品市场开始呈现出明显的股市特点:比如板块轮动,红色经典、清三代官窑瓷器、宫廷艺术品……如同股市的题材一样,被轮番热炒;再比如“优品拉动劣品”现象明显,即一件高价格的藏品一旦出现,就会带来其他藏品价格上涨。如一件徐悲鸿的天价油画,会拉动整个徐悲鸿板块。一件宋徽宗的字画拍出天价,其他作品都会水涨船高。

  除了定价权和话语权向企业和机构收藏者转移之外,企业的大量入场也使得艺术品市场——这个原先的小圈子,变得与整个宏观经济紧密相连。过去藏家的资金往往只是用于收藏,而现在企业也包括企业家们投入艺术市场的资金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在以前积累起来的闲置资金;二是企业不断产生的“现金流”。

  这样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最终决定企业的收藏行为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态势。如当股市和楼市陷入低迷的时候,艺术品市场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当货币政策收紧、投资氛围转冷的时候,艺术品市场也会跟着哆哆嗦嗦。

  “这几年企业收藏在中国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却是非常混乱的。”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表示,“艺术在市场有两个价值: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由艺术品本身决定,商业价值则要遵循商业规律和供求关系,但是两者应该有一种平衡的关系。企业和机构应该促进这种平衡关系,而不是加剧这种不平衡。”

  “国外的艺术品市场主要是由庞大的中产阶级支撑的,但是中国几乎没有这一阶层。”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随着收藏群体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企业收藏快速发展,未来艺术品市场两极分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顶级艺术品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中低端艺术品的价位反而会较为平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