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石湾陶瓷的特色






[日期:2012-06-05] 来源:《中国陶瓷·石湾瓷》   作者:曾广亿 [字体: ]

 石湾窑唐代陶瓷,产品种类极为简单,仅见日常生活用的碗、碟、盆和丧葬用的高身陶坛与三足香炉等。宋元时期器形有所增加,常见的有碗、碟、壶、杯、罐、盆、盒、擂钵、香炉和陶坛等。其中宋代碗形种类较多,有敞口浅腹的,有凸唇深腹的,有敛口的,也有折口,唇微向外卷的,一般均圈足(有高矮之分),亦有少数是圆饼足微凹的。明清时期石湾已初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陶瓷生产基地,产品大致可以分为日用陶瓷、手工业陶瓷、建筑陶瓷、丧葬陶瓷和美术陶瓷。日用陶瓷包括碗、碟、壶、杯、罐、盆、水缸、沙煲、油埕、灯盏等;手工业陶瓷包括制糖业、酿酒业、硫酸业、染料业等所需要的各类陶瓮、大盆、大缸、酒埕等;建筑陶瓷包括民用的一般砖瓦、栏杆、花窗、排水管和庙宇用的人物瓦脊与华表等;丧葬陶瓷包括陶棺、陶坛,陶簠、陶簋,陶马、陶狗等;美术陶瓷包括各种人物神仙、鸟兽虫鱼、瓜果器物、仿古铜器、仿各名窑产品等。其中人物神仙,雕塑种类繁多,如细分约有百种以上。充分反映了当时石湾陶塑艺术百花争艳的气氛。

    (3)石湾陶瓷制作技术与窑炉选型

    石湾唐宋时期的碗、碟、盆、盏、壶、杯等。从器形厚薄、曲度观察,均属轮制或手轮兼制,壶的嘴、把则是贴附粘合上去的。唐代的高身陶坛、器身采用轮制,器肩神龙、人物、器腹的水波纹与莲花瓣纹及器盖的楼亭人物则采用雕塑、模印、捏塑贴附而成。宋代的兽头陶塑是采用轮旋、捏塑、刻划而成。器坯上釉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一种是采用荡釉、蘸釉兼用的方法。如唐代青釉碗、酱黄釉碗,宋代的黑釉碗、酱黑釉盏等,都是将釉酱舀入器内。用于摇荡,使釉浆均匀覆盖其上,随即倒出余浆,然后再用手倒拿器足,用很快的手法,将器坯浸在釉浆里即行提起,因而器外壁只有半截釉,往往器足无釉;一种是采用蘸釉法。如宋代有部分青釉碗、酱黄釉碗等,都是用手侧拿器足,也是采用快速的手法,将坯胎斜浸在釉浆里旋转一周即成。故器内外底露胎。唐代的大型高身酱黄釉陶坛则采用刷釉法,故器内无釉。另一种是涂釉,用毛笔涂在坯胎上。这种方法最少,只见宋代个别器盖钮部和兽头类陶塑,涂酱褐釉。

    石湾唐宋陶瓷入窑的烧制方法,可分“正烧”和“叠烧”两种。如碗、碟、罐等。凡是正烧的器内外壁均满釉,足部露胎。锻烧时将器物逐个放进平底圆筒形匣钵中,器底用渣饼或垫环承垫,作为避粘的介质,匣钵是按器形的大小逐个层叠,分层堆放,最高的匣钵则加上钵盖。故烧成的瓷器釉面纯净、晶莹,没有在锻烧时被窑内的烟尘所污染,也没有被碎块窑渣所粘连。。盏、壶、杯、罐、炉等,也是采用相同的办法装烧。凡是叠烧的器物,如唐代的青釉平底碗,宋代的部分青釉圈足碗和酱黑釉碟等,内外一般均施半截釉,器底用三至五个圆形或方形小泥饼垫烧。按同类器形逐个层叠,废品中有九至二十多件粘连在一起的。这类标本有些器物表面发现有烟尘污染的现象,同时窑址中没有发现叠烧瓷器的匣钵,因此推断锻烧时是不用匣钵的。这种做法节省了大批装烧匣钵的原料和劳动力,在操作上也减少了一道装匣的程序,而且使窑室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但这种叠烧方法,废品率较多。

石湾唐宋陶瓷烧成的温度,根据胎的吸水率和气孔率及胎釉的结合等,估计一般约在l 000~1150℃左右,比不上同一时期的潮州窑、惠州窑、广州窑和阳江窑等瓷器的温度高,这是受当地陶土的耐火力所决定的。如果烧窑时火候过高,坯胎就会爆裂或变形。但北宋也有一小部分瓷器(瓷土是由外县运来的),胎土洁白细腻,烧成温度约在1250℃左右。元代石湾窑陶瓷,传世极少,从出土物来看,其制作技术与宋代的大致相同。

    明清以来,石湾陶瓷的制作方法,大致有轮制、手轮兼制、捏塑、雕贴、模印、镂孔等方法。如碗、碟、钵、盏、盆、缸等圆形器身类,一般均采用轮制。荷叶洗、瓣口碗、莲花碟等则采用手轮兼制。堆花瓶、蕉叶瓶、花瓣瓶、蟠螭瓶、兽耳瓶、天鸡壶、梅花炉等是采用轮制与雕贴相结合的方法,立体感较强。各种人物、神仙、鸟兽、虫鱼、瓜果等则采用捏塑而成。但有些附件,如八仙的法宝,仙女的花篮、花卉,老人的拐杖,横笛,琴棋、葫芦等则是附加上去的。为了满足市场和外销的需要,凡是成批生产的人物、神仙、鸟兽、花果和各类印花器皿,以及瓦脊、花窗、鼓墩等,均为模印(用原作翻模),但瓦脊则模印后再贴附捏塑的花鸟、人物等。印花镂孔鼓墩,则模印后再行镂孔。上釉的方法,大致有荡釉、蘸釉、涂釉、刷釉等种,但需根据不同器形和用途而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