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陶瓷大师张明文:一雕一琢总关情






[日期:2010-11-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字体: ]

不求名利求传承
  有人说,张明文是个怪人。2007年1月他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从北京领奖回家后,所有庆功会、表彰会、请客吃饭都不参加。“老伴、女儿、女婿都劝我去,可让我喝酒、应酬,我实在是无能为力。这不是我的性格,我老头子不愿干这个。”
  张明文虽然做人低调,但只要涉及到刻瓷艺术的发扬光大,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冲在最前面。山东省在刻瓷方面有51个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或者陶瓷大师,至少40个直接或者间接受过他的指导。“刻瓷成了很多下岗职工养活自己的饭碗,也让很多人有了赚钱的本事,目前淄博市大约有8000人专职或者业余做刻瓷,尽管良莠不齐,但是我很高兴,很欣慰,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地方。”作为淄博刻瓷的领头羊,张明文觉得自己不辱使命。
  大多数时候,张明文给我的感觉是位严谨而儒雅的长者,但一谈到刻瓷,他马上就神采飞扬。
 “不管哪个国家的人,只有文盲没有美盲,他可能不识字,但是对于艺术作品啊,不管他的欣赏水平多高,他都懂。所以刻瓷要用心,用情感,这份情感和心意会随着瓷器传递给别人。”张明文总是这么说。
  张明文讲了一个故事:“一次有人请我刻一个瓷盘,他们要送给一个泰国华侨。我想了很久,给他刻了一幅山水,还在上面刻了一首我自己做的小诗:清清漓江水,朗朗笑语声,人在画廊里,山川自在胸。当这个盘子送到那位华侨手中时,他当场流泪了,后来还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说这个盘子上的山水和小诗勾起了他无限的思乡之情。”
   天马行空的构图,偏偏又充满力量,因为倾注了情感,瓷器便有了感人的力量。
  “凡是能传承的东西,必然是文化产品。其他东西都吃了、喝了、用了,也就没有了,惟独有文化、有内涵的工艺美术产品能一直流传下去。我要做的,不是普普通通的商品,而是要能一直传下去的艺术品!”
  令我惊讶的是,这些他当作宝贝的、想要“一直传下去的艺术品”,大部分并不是安放在百宝架或者保险柜里,而是塞在他卧室的衣柜顶上。张明文的卧室很简单,一张大床,对面两个大衣柜,衣柜上面整整齐齐地塞着好几个装瓷器的盒子,每个盒子上面还贴着纸条,工工整整地用毛笔写明盒子里面装的是哪件瓷器。“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柜顶上的这些盒子,心里就踏实。”
  每每谈到他的一件件得意作品,张明文就脱了鞋、爬上床,踮着脚、伸着脖子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拿下来,不要别人帮忙,自己像捧着个婴儿般的谨慎,看完了再小心翼翼放上去,不厌其烦。
  “我的每件作品都是投入感情来完成的,我都很爱,虽然也发生过有人找我讨了作品又拿去拍卖的事情,但过去我从不卖作品。不过,从去年开始我也尝试卖作品了。”

    “为什么要打破自己的原则?”我问。

  “独木不成林。要想让刻瓷发扬光大,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其实社会上有些人想认认真真把刻瓷当事业但没有工作场所,对刻瓷心怀抱负却得不到承认和重视。我准备申请成立一个刻瓷艺术研究所,广纳有绝技、有创意、有恒心、能忍受寂寞甘坐冷板凳的人,给他们工资高高的,让他们不愁吃穿、有空间来钻研。这就像弹钢琴一样,把不同人的风格、技巧、绘画、创意等等组合起来,每个音符发出不同的声音,却奏出动听的曲子。”
  有人算了一笔账,张明文为瓷厂创收的外汇够给他发180年的工资了。如今,他早已退休多年,每月拿着刚刚增加到1400元的退休金。张明文对此很觉坦然。
  在张明文的家中,我读到一首他自己写的小诗,其中一句很有味道:“冬季那冰清玉洁的花朵,是因为经历过冷遇,甘于寂寞只是为来年的壮丽。”
 “甘于寂寞”我可以理解,否则您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那你自己可曾经历过冷遇?”我问他。
   张明文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我,他转头望向窗外,读了一句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眼中闪着坚定的目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张明文用他40年陶瓷人生的执著追求诠释了这句话。每每想起与张明文的第一次见面,心中仍澎湃不已。回想第一眼见到张明文时的情与景,苍茫一色的天地恰如一个洁白无瑕的大瓷盘,而着一身皂衣的张明文恰如瓷盘上的刻画,那么坚定、清晰而有力量,一雕一琢处,尽见风骨;精錾细刻间,总有乾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