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白明:当代陶艺现状






[日期:2011-01-20] 来源: 文物天地   作者:白明 [字体: ]

  四

  中国当代陶艺在近几年的发展,如果从表面上看,说是一个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列举一下活动的名称和时间及参加这些活动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广泛性、代表性,还有一批来华的世界各地的大师级陶艺家的数量和为数不少的高质量的陶艺书籍、画籍、展览图集及人个作品集等,在我看来是中国艺术乃至世界陶艺界的一个“奇迹”。温·黑格比曾在《美国陶瓷》月刊上撰文指出:“在世界陶瓷艺术领域内,最激动人心的就是今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的艺术运动!”相当多的国际级大师们都为今日中国的陶艺所取得的成绩极尽所能地使用热情洋益的词句来赞美。我们中国的陶艺家更是用身心感受到这种进步和发展。但我们自己对中国陶艺的未来肯定是有着更大的期望的。中国当代陶艺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列存于此,以供商榷。

  作品风格仍不够多样化。我们可以找出近几年的所有展览图录和出版的书籍图册来作一个概览,抽象象征和抽象表现风格的作品占了绝对的主流,雕塑性人物作品也不在少数,而在艺术界早已不新鲜的波普风格、极限主义、理性主义、 超写实主义、观念艺术、公共艺术却并不多见,装置艺术也徒有其表。轻松、幽默、调侃更是游离其外。我并不是说中国的当代陶艺必须要拥有这些已“过时”的艺术风格,但缺少风格的多样性在一个艺术种属之中至少是不完整的。

  材料、釉料、烧成的单一和单薄,使中国的当代陶艺仍显得缺乏创造性。中国当代陶艺家的技术与文化修养不能说不如外国的陶艺家,可为什么我们的陶艺家们大都是在形态上做文章,而且赋于粘土所构成的造型太多的内容,使作品无法承受而显得不伦不类。实际上仅靠形态的创新来形成自己的作品面貌,只是陶艺创作的一个方面,而且在这方面未必会有优于其他材料的地方。充分地利用陶艺所独有的釉料和烧成来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会比仅仅在造型上下苦工要见效得多,而且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问题我想许多陶艺家不是不知道,但是要想在釉料和烧成上有所突破是存在着相当的难度的,这个难度还不是对艺术家的能力而言,主要是条件的制约,比如中国的陶瓷原材料和设备还未实现产业化。而缺乏这些层面的研究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属于陶艺的优势和魅力。

  中国的当代陶艺并未引起媒体和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近些年的陶艺活动虽然很多,作品集、展览集、讨论集也出了不少,但这些似乎与陶艺界以外的人无关,一些展览除了开幕式的时候可以见到不少陶艺家欢聚一堂的场面,别的时候均冷冷清清。我知道其他艺术展览也曾面临过同样的场面,这与陶艺展本身的学术水准没有关系。但至少证明了大众对现、当代学术性陶艺不仅不了解,而且还缺乏关注的热情,而这一点实在是不利于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缺乏民众的关注,也就缺乏了一股巨大的爱护的力量,也就同时缺乏了这些民众中将要产生的收藏者群和消费者群。没有民众的需求,媒体也就并不热心,画廊也就不会涉足这块充满潜在商机的“高雅艺术”种类。今日的中国,各式画廊已多如牛毛,虽然大部分是经营高档商业画和时尚的工艺品,但也有不少在为一种理想坚守着精英艺术和学术性艺术的阵地,专门经营当代学术性陶艺的画廊却很少。这说明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水平的艺术品经营者也没有看好中国当代陶艺的前景。而属于文化普及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在当代陶艺理论建构上,则明显地没有跟上陶艺创作的进程。艺评家和史论家很少介入到陶艺创作中来,而这个问题不解决,是很不利于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也让中国的当代陶艺显得不够完整。在中国当代陶艺的推广和推介上,少数陶艺家兼职扮演了“艺评家”的角色,这在初期是非常必要的,但到了今天,则明显暴露出问题来。因为陶艺家在记载和评介陶艺活动和陶艺家等方面,无论其心理是多么想公正地去做好这项工作,都难免会带上本人作为“行内人”的种种好恶和情感因素,在风格和观念的认同上,其客观性也会受到影响。好在近几年的陶艺活动中陆续已有艺评家的参与,如能持续并成为惯例将会很有意义。

  向传统学习和向外国借鉴,有些作品徒有其表。有些陶艺家从古代和民间艺术中断章取义式的“改编”,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传统文化在今天所依然具有的感染力,反而让人丧失对其价值认同的信心。实际上传统并不是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时代和作品的表象之中,而是整个支撑这个民族赖于生存的文化基础。而这个文化又是在时间意志的作用下与民族共生并不断发展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需要融入这个大文化概念之中的“新”,而不是做一些简单的“现代改编”。向西方借鉴也是同样,这与如何对待传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然我们不能照搬传统,同样我们也不能照搬西方。艺术不是工业产品,创新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既然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千差与万别,那么作为艺术家情感和表现载体的艺术品就不应该也不可能相同。知晓国外,通达传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艺术创造。只有原创才是最可贵的。

  中国当代陶艺仍未真正融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之中。近20年,在无数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和重要的艺术活动中(除近两年极少数的几次外)几乎见不到陶艺家的身影,当代陶艺似乎已成了一个只供陶艺家自娱自乐的“孤岛”。能否融入中国的当代艺术环境,对陶艺家个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但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和艺术种类不能融入当代社会,不能像其他的艺术种属那样共同去参与和构筑中国的当代文化,其存在的“当代”意义就会受到质疑。中国的当代陶艺既然是在“当代”学术性名词界定下的一个概念和现象,它自然就应像中国的其他当代艺术门类一样承载着一种当代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不断挑战自身和人类固有的观念和审美惯性,不断展现人类永不枯揭的丰富想象力和对新的审美和新的形式的新锐认识,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促进交流,见证时代。这种当代艺术的精神对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来说都不应出其左右。

  上述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中国当代陶艺获得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映衬出来的,有些并不是很显现。之所以一一列举,并言过其实,不仅是为了引起陶艺人的关注和探讨,更因为中国当代陶艺在20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拥有的力量让谁都可以想象并不再怀疑中国陶艺的美好未来。况且有些问题的本身又恰好证明了中国当代陶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如果单纯地从陶艺本身来了解陶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切文化现象都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定要了解它们大的文化环境和当代艺术环境,否则是不可能获得正确认知的。我前面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只是关注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去平铺直叙,许多的层面还没有涉及到,如陶瓷材料和设备的改良和产业化问题,还有行业协会、陶艺文化的普及与作品收藏、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艺术基金会和国家陶艺博物馆的建立、陶艺的高等教育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宽容而具风度,我们用陶艺的方式各抒已见,共同证明着这种文化风度的存在:包容万象、生生不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