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日期:2012-01-1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二,促进各个窑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一种生活习俗的出现,如饮茶、斗茶、饮酒风气的出现,很容易在社会上传开,这些活动使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要品评他们所用的陶瓷用具,所以一种社会风气的出现像滚雪球一样对民窑瓷器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品质高雅的瓷器又给这种风气增加许多情趣,消费的增加使瓷器、茶叶以及其他交易活动起来。在考古调查中发现,十二世纪后许多地方因为瓷窑的建立而地方经济明显很到发展。有些城市就是因瓷器生产而出名,如唐代的内丘、余姚、宋代的曲阳、耀州,如北方民间流传很广的民谣:“六月十五日下雨点,耀州城买大碗”。有些以前不起眼的小地方也因瓷窑的产品而成为远近闻名的集镇,如定窑的龙泉镇,耀州窑的黄堡镇,龙泉窑的琉田镇登丰窑的曲河镇,吉州窑的永和镇,建窑的水吉镇,广窑的佛山镇,湖田窑的景德镇,山西浑源窑的龙泉镇等。这些集镇因瓷窑而发展。如河南登丰的曲河镇“当有宋时,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瓷器生产的活跃带动其他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政府得到可观的税收。它们的出名也为瓷窑注入活力。宁波、广州、泉州、同安、潮州等沿海城市在十二世纪以后继续发展或兴盛,周围瓷窑的兴起,景德镇,龙泉窑瓷器运到这里,也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货物由于有这些城市将瓷器输出去赚回资金,而充满生机。沿海瓷窑和有通海条件的瓷窑生存能力增加很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民窑的作用很明显。

第三,冲破封锁,让瓷器走向世界。当封建皇帝及其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与海外各国通商贸易的时候,民窑瓷器,尤其沿海地区的民窑瓷品,以其天高皇帝远,不买政府的帐,和熟悉海上通道的优势,冲破封锁,大量将价廉物美的各类瓷器运出海外。明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走上衰落的道路,实行严厉专制统治,尤其嘉靖万历时期,闭关锁国政策愈演愈烈,达到沿海民众船舶寸舨不许下海的地步,然而就在这个时期民窑的青花瓷器以空前规模输往海外各国,包括在亚洲的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远到南亚、西亚、中亚、非洲、欧洲、美洲大陆。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希格里遗址发现嘉靖、万历、晚明和清康熙、雍正、乾隆至晚清的青花瓷片,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其官窑瓷器是做不到的。

5、民窑瓷器在促进工艺交流中的作用

中国瓷器无毒无味,便于试洗,不藏污纳垢和典雅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早在唐代出生于阿拉伯港口城市的商人苏来曼在游记中说,中国瓷器具有:玻璃般的细腻和水一般的明沏。“中国瓷器输出到一个地区,从社会上层到一般庶民百姓家庭都爱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人都接受它,欢迎它,所以在有能力有技术生产陶瓷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陶瓷器运来不久,仿制品就应运而生,例如中东的伊斯兰地区生产了许多中国陶瓷的仿制品,日本三上次男教授在《陶瓷之路》一书记录了埃及佛斯塔特遗址出土的埃及生产的陶器,他指出:“在这些埃及生产的陶器中,大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当输入中国陶瓷时,很快就在同时期里作出这种仿制品来。”在输入三彩陶器的九至十世纪,模仿三彩陶器而生产出多彩彩纹陶器;输入越窑青瓷时就仿制了同样釉陶器。中国的邻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后来兴起的陶瓷手工业在工艺技巧方面所受的影响就更明显,这些方面体现民窑工艺对外的传播性。

民窑工匠也很注意吸收外域优秀工艺制品的优点发展自已的工艺。和明清御窑厂相比,在其发展过程中比较活跃。为适应复杂变化的社会需要,既满足国内的需要,也满足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消费的需要,从作坊主到工匠都积极学习外来优秀工艺品的造型,花纹装饰和色彩。千百年来民窑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是一代一代工匠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例如唐朝陶瓷器中的凤首壶与波斯的胡瓶,波斯果实纹钵和唐白瓷贴花高足杯基本一样,波斯银质酒杯和唐白瓷三彩中的高足杯一致;波斯银质八曲银杯和唐白瓷、士清瓷中的六曲高足杯结构一样;波斯青铜双柄尊和唐白瓷、青瓷双龙尊造型结构基本一样,波斯狮头形银杯和唐白瓷、三彩釉陶中的狮头、牛头、羊头杯一样。唐代陶瓷图案中的联珠纹、卷草纹、葡萄藤蔓、武士骑射禽鸟踏枝、联珠镶宝石等内容和排列方法都在公元一至五世纪的波斯工艺品上找到相似的东西。这种现象宋代要少一些,到明清景德镇的官窑瓷器也学习中东伊斯兰文化精美金银器、铜的造型和外国优秀装饰花纹,技术高超,用料精细,作得十分华美。虽然民窑很多工艺技术比不上官窑高超,但在中外工艺技巧的交流、吸收方面的作用也是一样很突出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