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砂·器——紫砂的真相






[日期:2010-09-03] 来源:锦绣   作者:黄茂军 [字体: ]

钱了灾的口无遮拦直戳当下紫砂业最敏感的部位。
2010年5月,于宜兴紫砂业而言简直就是“东边日头西边雨”,顾大师的一把石瓢拍了1232万,CCTV《每周质量报告》的一则报道却把紫砂业推到几近灭顶的边缘。尽管接受我们采访的紫砂艺人很多都“奉命封口”,但茶余饭后,话题总还是会自然而然向那两条新闻上扯,比如“化工泥”的问题,比如“紫砂矿禁采”的问题……
丁蜀镇在欢呼紫砂珍品创价格新高的同时,对CCTV的报道却普遍性皱紧眉头。某次饭局上,大师、经销商和企业的老板纷纷声讨记者断章取义的报道方式,群情激愤,甚至影响到觥筹交错,席上酒菜凉了大半。坐上一外来客,听了半天后冒冒失失插嘴,建议宜兴地方或组织通过法律途径讨要说法。
桌上场面立刻出现耐人寻味的长时间冷场。
钱了灾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丁蜀镇很明白CCTV的报道小骂大帮忙,“由此展开的所有调查,强调的都是工业化生产和价位低端的紫砂壶有问题”——我后来通过百度,发现钱了灾并非妄言——对于目前已回归到家庭作坊生产方式为主的宜兴紫砂业来说,发生在2010年5月的两条新闻都是能导致价格上扬的利好消息。
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变作坊为工厂”的努力,今天看来是失败的。
尽管宜兴紫砂工艺厂还在,甚至还兼并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但车间没有了,被隔成若干个产品陈列室,没有流水线,有的只是一间间个人工作室……这样的组织形式,顶多只能算一个产业联盟体,原有的“陶业合作社”的称呼,似乎更为贴切。
这一景象于我并不陌生。过去几年里,我一直生活在景德镇,那里发生的产业变化与宜兴的当下如出一辙。
在新中国最初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景德镇陶瓷业得到国家全面的扶持与发展,1966年以前,景德镇10大瓷厂的生产格局与规模已经形成,业界甚至有“为6亿中国人制造饭碗”的形容。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景德镇搞产业结构调整,10大瓷厂逐一解体。
景德镇人普遍认为这是他们日用瓷生产式微的根本原因。
大型国有企业的解体,直接导致景德镇日用瓷生产与销售的彻底下滑,成为景德镇陶瓷工业中的一块“短板”。而与此同时,被推向市场的陶瓷产业工人,大量进入规模偏小的民营性质瓷厂甚至家庭作坊,形成目前景德镇的“长板”是以手工为主的艺术瓷或者陈设瓷生产这样一种经济格局。
对此现象我曾经议论说:当景德镇还在为当年10大国有瓷厂的解体而耿耿于怀时,很少会有人注意到,这个城市因为生产方式重新回归“手工”与“作坊”,意外地、歪打正着地迎合了分众时代的来临。分众时代对商品个性与差异化的追求,注定规模化、批量化的工厂生产很容易遭遇市场的寒流;而小批量、定制式和手工制造,则很可能会在这个时代如沐春风。
这一阐释是否可以同样用来解释宜兴的作坊复辟呢?
在宜兴的日子里我们有一明显感受,那就是紫砂艺人生存的恣意与自在,尤其是那些大师们的生活,堪比豪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