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4、12NSXC∶5,平底碗 12NSXC∶7 和造像莲座 12NSXC∶9 的呈色;暖色系釉色主要表现为白中闪黄或白中略泛浅绿,如角杯 12NSXC∶1、贴塑莲纹碗12NSXC∶6、多 足 砚 12NSXC∶10 和 造 像12NSXC∶8的呈色。
2.模制、接坯工艺发达通过对上述新发现的隋代细白瓷产品的观察,可知内丘邢窑遗址的模制产品较多,各种形制的动物形杯、文房用品、造像等类器物均经模制而成。狮首角杯 12NSXC∶1杯体中部的变形莲纹、忍冬纹,狮首角杯12NSXC∶2 杯体上所饰忍冬纹、口部所饰团窠联珠纹,角杯 12NSXC∶4 残存杯体所饰篆书印章,以及碗 12NSXC∶6 内底模印的莲花等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制瓷模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模制技术的繁荣和发达。
由内丘所出隋代牛首角杯模具(图七)的结构可知,细白瓷角杯系以左侧和右侧半模制坯后接合而成。观察狮首角杯 12NSXC∶1可发现,杯身和狮首顶部、下颌部、胸腹部接缝处均经过刻意修整,特别是颌下须毛处还以刻划线条来掩饰接缝。狮首角杯 12NSXC∶2 接合部的处理和 12NSXC∶1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处理狮首额部、鼻部、上齿、下齿及下颌时,对合缝处进行了重新刻划。造像12NSXC∶8 由莲座和造像两部分组成,因造像残断,使得从造像腔内观察接坯工艺更为便利:莲座台面和造像接合处满布深深的交错刻划痕,使坯体接合更加紧固,但从外观上看,造像和莲座宛若一体,完全看不到粗糙的工具痕。这种精心、巧妙的处理,使得器坯接合处基本不露痕迹,可见邢窑产品之精工。
 
图七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牛首角杯模具
3.隋代彩釉装饰新动向——细白瓷绿彩装饰
通过观察近年来内丘邢窑遗址出土的动物形杯类产品可知,隋代高温细白瓷上的彩釉采用的是低温釉彩装饰,装饰方法有三种:一是点饰褐-黑彩,通常装饰于动物的眼部、鼻吻部及联珠纹上,如角杯 12NSXC∶2;二是点饰绿彩,多饰于杯身的忍冬纹、莲纹或杯沿的团窠联珠纹,以及动物的毛发、羽毛部,如贾文中的马首形角杯[4](图八);三是褐-黑彩和绿彩同时施用,装饰部位基本同于前两种,如角杯 12NSXC∶1。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三彩为低温釉陶,以白釉为底色,加饰黄褐、绿彩而成,而上述隋代细白瓷上彩釉的第三种装饰方法系以高温细白釉为底色,加饰褐彩和绿彩,似可作为唐三彩的源头。从烧成效果来看,内丘邢窑窑场早在隋代就已掌握了细白瓷多彩装饰技术。
 
图八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点绿彩角杯残片
4.镶嵌和双色釉工艺的出现
造像莲座 12NSXC∶9是一件制瓷工艺复杂的作品。从胎体来分析:上层莲座系用高纯度的细瓷土制作,胎体洁白细腻,胎质坚致,下层方形台座以较粗的灰色瓷土制作,胎色灰黄,上层圆形莲座嵌入下层方台座内,体现了细白瓷的镶嵌工艺。从釉色角度来考量:上层莲座施用透明釉,釉质莹润肥亮,下层方形台座外施半透明的浅青釉,两种釉色限定在各自的空间里,界线分明。该器胎体呈色和釉色均对比明显,体现了细白瓷在胎体、釉色装饰上的创新。
5.文字成为装饰纹样在内丘隋代窑址发现的动物形杯或相关制作模具上的文字装饰,均以印章或刻写形式出现。印章基本形式为方形,有边框,内有篆书文字,如角杯12NSXC∶4上的印章;刻写文字则以楷书形式呈现,在坯体接合后先于器坯上刻字,再施透明釉烧造 ,如角杯12NSXC∶4 上的文字。在细白瓷器表装饰文字,使文字与主题纹样相契合,实为隋代内丘邢窑窑场的一大创举。
6.北方匣钵装烧技术的开拓细白瓷之所以能烧制成功,仰赖于匣钵装烧工艺的出现。内丘邢窑遗址所出隋代匣钵均为筒形,所用坯料质量较好,胎色发灰或黄。从目前收集的标本来看,装窑烧作时匣钵的封闭方法大概有两种 :一是匣钵12NSXC∶11采用的方式,即在口沿处涂抹一层细瓷泥浆,使匣钵盖与匣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