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有望领跑15春拍
2015/4/1 20:29:28
2014年,虽然艺术品市场处于持续的回调阶段,中国书画、瓷器、油画等三大板块均出现回落,但成交额一直仅次于中国书画的瓷器板块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不仅整体表现明显强于中国书画和油画两大门类,而且还在拍卖市场上当起了领跑者,诞生了数件引起市场轰动的亿元拍品。对此,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瓷器板块大放异彩,或预示着2015年的行情有望接着火。
明清瓷器统领市场
众所周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书画无疑是最为炙手可热的板块,像曾以4.368亿元成交的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和3.08亿元成交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至今依然吸引着无数藏家的目光。不过从2014年起,瓷器板块的风头就首次超过了中国书画,尤其是明清瓷器的表现最为精彩,完全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充当了领跑者的角色,其表现非常值得称颂。
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的超天价拍得,成为了2014年春拍市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另外,在这次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也以7451万港元刷新了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在2014年北京翰海秋拍上,一件“清康熙米黄釉五彩玉堂富贵玉壶春”,则以8970万元的成交价,成为2014年秋拍成交价最高的瓷器拍品。可见,虽然艺术品市场处于回调阶段,但明清瓷器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还屡屡创下了新的拍卖纪录。
艺珍堂掌门人姜小东告诉记者,中国瓷器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其特点是彩瓷得到了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在古代各个朝代的瓷器中,当推明清瓷器最为辉煌。“在收藏市场上,明精瓷器最受追捧,以拍卖市场为例,明清官窑瓷器的拍卖成交价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上千万元。而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收藏市场上,即便是明清民窑瓷器也同样深受投资者追捧,其整体价格也较几十年前上涨了几十倍。”姜小东表示,明清瓷器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清瓷器,特别是明清官窑瓷器,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器的窑场。二是明清瓷器从制作工艺、胎质、包括绘图、题款都十分讲究,也更为完美。由于其工艺方法的多样化,加之纹饰和花样更为繁杂,有的瓷器上甚至是一幅完整的画作,因其所承载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加之其本身不易保存了,因此明清瓷器不仅非常稀少,而且价格高得惊人。
民国瓷器快速升温
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明清瓷器价格不断上涨,曾经被市场冷落的民国瓷器如今行情也出现了迅速升温,一些精品民国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不逊色于明清瓷器。来自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实早在2011年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民国仿乾隆时期的“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就以1.098亿元成交的成交价创下了民国瓷拍卖纪录。此件民国瓷器以亿元天价成交,不仅令海外市场震惊,更让国内收藏界哗然。
资深瓷器收藏家魏德华告诉记者,虽然“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以亿元天价成交,仅仅属于个案,但可以看出,随着民国瓷器的快速升温,其良好的投资前景正是拍卖市场上的“抢手货”。不过正是民国瓷器被拍出亿元天价后,民国瓷器就开始进入收藏者的视野中。“在2011年以前,拍卖市场上一件民国瓷器如果拍出十几万就算是高价了,而现在拍出四五十万元也很正常。”魏德华表示,自2011年以来,民国瓷器每年的整体涨幅基本上都达到了20%,早已被大家公认为是瓷器收藏市场中的的一匹“黑马”。
对于民国瓷器为何成了瓷器收藏中的一匹“黑马”,魏德华认为,清朝覆灭时,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