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成新宠:个别古砚成交价已升至1400万
2013/2/1 12:26:37
近日,广东藏家周先生在杭州西泠拍卖上“淘”得一枚清代价值几十万的端砚。庆幸眼光准确,下手早淘到价格适中的宝贝。据了解,目前随着对中华文化现象的重视,古砚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近年来,古砚的价格出现跳跃式的拉高。周先生淘的几十万元的砚台在他眼中还属价格适中,而个别古砚成交价已攀升到1400万元人民币。
古砚收藏还属初级阶段
据了解,古砚的收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收藏者开始以投资性为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热捧的各类砚台,古砚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升温,开始进入了启动阶段。其表现有几个方面:一,以砚台为专场的拍卖会逐年增多,许多专场都是百分之百的成交率;二,许多拍卖会把瓷杂中的砚台挑选出来,升级为成批的连号专拍,形成了“轰动效应”;三,民间藏砚逐渐被吸引到拍卖会上交易,许多藏家纷纷把收藏多年的砚台拿到拍卖市场上出售,而且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四,流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中国古砚逐渐回流;五,原本收藏其他门类艺术品的藏家或机构,纷纷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古砚。
目前藏家对于砚台藏品还是非常看好的,从砚台本身来说,它相比字画、瓷器、玉器除了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还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由于砚台在现代社会不再广泛使用,因为它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市面上值得收藏的都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珍品,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总监李杰告诉记者,收藏砚台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看砚台的材质。以地区分布来说,广东主要收藏端砚,肇庆就是端砚的富矿,杭州西泠和北京地区淘到的端砚也不错。安徽则主要收藏射砚。二是看有无砚名。也就是看是不是名人收藏过的,像清代的纪晓岚等大家或者御用的,价格就不一样。同等材质没有砚名的,价格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不过也要看什么砚台,要是端砚的话,好的石头也可能达上百万元。
李杰指的砚名,也就是铭文砚。据了解,铭文砚是砚台中受人青睐的一种,砚台上的铭文是一个人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座右铭,是一个人一生悟出的至理名言,是一个人的记录和透视,因此铭文砚可以讲述一段历史,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印证,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在收藏中凡是和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有关的铭文砚价值相对更高。而铭文砚要分三个等级,第一为真铭,铭文是本人所题,砚台是本人所把玩的砚台;第二则为同时代的人按照名人真迹可出砚铭,如宋代的人为了提升砚台的价值在其上题写苏轼的笔迹诗文;第三则为后代人假托前代人题写砚铭,例如一方明代的砚台上题写有王羲之的砚铭,这样的砚台因为呆呆,有的还是名作坊集中仿作,材质和公益都比较精良,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以艺术圈的艺术家为例,搞绘画的人都爱收藏砚台,更多是因为喜好。而现在有更多收藏者加入,可见社会对砚文化的喜爱。2000年前,大概一个上好些材质的砚台600元能买,到2006年价格涨了十倍左右,现在更是有达到上百万级的。”
砚文化逐步风靡大中华
正如茶文化的风靡当道,功夫茶在日新月异中为人们增添了很多文化的活力,砚文化在古砚的收藏中也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的层面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砚台本身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历史变迁,从独特的角度诉说着朝代的更替,而砚文化也就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和文明。每一方名砚背后都凝结了浓厚丰腴的文化内涵,也凝聚了中国人的记忆和当时当地的气息,冻结了朝代的兴衰和延续。
砚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砚文化,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文人用“文房四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文化,并将历史遗产一点点记录传至后代,如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