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拍卖界的新宠儿“现当代陶瓷”
2015/5/28 17:22:03
2014年的拍卖已全部落幕,拍卖行,藏家,炒家们在经过一轮的“奋战”后各自回家盘点得失,准备2015新一轮的“战斗”,但是热闹的拍卖依然是持续的“天价”留下的唏嘘,众多藏友还是处在观望的状态,艺术品投资真的只是少数有钱人的游戏吗?
如果你的眼睛总是盯在拍卖会上,或许可玩的空间不是很大,但你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比如喜欢瓷器收藏,就一定是要买古董吗?现代瓷器难道就没有收藏的价值吗?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艺术品收藏往往是从冷门起步的。
粉彩山水薄胎碗 50-60年代
现代陶瓷:盯住大师级作品
如果把一笔准备买古董的钱同样投入到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品上,不仅物真,人真,而且大师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收藏潜力也都非常好,这就是收藏视点转移的可靠依据。对于当代艺术陶瓷来说,收藏仅仅是刚刚拉开序幕而已,这个市场的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在2014年结束的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平安府国中陶瓷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杨自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维杰,来自故宫博物院等著名艺术机构和专家、全国各地陶瓷协会主要领导、陶瓷艺术工艺大师以及专业收藏家和媒体等100多人出席了当天活动。
粉彩雪景薄胎碗 50-60年代
为了推动中国艺术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当代艺术陶瓷的探索和创新,建立中国艺术陶瓷的可持续化的交流平台与购藏系,提升当代艺术陶瓷的艺术家及其优秀作品的影响力,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了主题为“调整、探索、突破”的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发展的高峰论坛。
论坛邀请了当代艺术陶瓷研究、创作、鉴赏、拍卖、收藏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出席活动的嘉宾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杨自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傅维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侯松园、徐定昌、饶中亮、著名艺术陶瓷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建中、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冰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景德镇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孙飞、德化陶瓷协会会长黄发建等专家学者。出席专家学者围绕当前低迷的艺术收藏交易市场,如何调整思路,进行各种探索,寻求新的市场突破,纷纷发表观点,并形成了一系列会议成果。
粉彩人物瓶 50-60年代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不断成为收藏市场新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所作的“豆蔻年华高温颜色釉镶器”在2007年以123.2万元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拍卖纪录,次年其所作“观棋不语真君子”高温颜色釉瓷镶器更是以190.4万元的高价刷新纪录;在2009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中国首席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黄山四千仞”瓷板画以680万元落槌,成为当时公开拍卖活动中,成交价格最高的当代陶瓷艺术品;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三顾茅庐”以1300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把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拉进“千万时代”。现当代陶瓷已经成为我国拍卖界新的宠儿!
2010年至2014年,业内专家分析,一方面是藏家惜售,或是出于感情上的难以割舍,或是达不到预期的价格,这在调整期的市场表现更加明显;另一方则是中低端的拍品整体品质不如之前,随着精品的沉淀,市场上流通的多为普品,缺少高价的拉升,整体中低端陶瓷市场成交额增长率处于下滑态势。而即将到来的的2015年拍卖市场,现当代瓷器尤其是567厂瓷逐步进入到拍卖界,将引起我国现当代瓷器收藏的热潮。
567厂瓷独特的历史地位:进入近代,由于外强的入侵,统治者的腐朽,导致景德镇瓷业奄奄一息,处于崩溃的边缘。随着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迎来了解放,千年瓷都获得了新生。在百废待兴,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背景下,揭开了中国陶瓷史上的崭新篇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