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品市场马年逆势升温
2014/2/28 21:26:18

秋拍伊始,明永乐佛像在香港拍卖市场突破两亿元高价,让业界为之一振。而广州藏家的悄然入手,更使得众多业内人士看好佛教艺术品的发展前景。今年秋拍,内地数家拍卖企业不仅推出了佛像专场,还着重力推涉及天珠、唐卡、佛画等与佛教相关的拍品专场,且成绩斐然。本文借此之际,对今年秋拍国内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数据呈现,并对永宣佛像和密宗器物的市场火热现状进行深度分析,为置身于或有志于此类收藏的相关人士展现最具实效的市场动态。
近年来,以佛像为首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升温,引起众多拍卖企业和收藏投资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秋拍内地古董珍玩市场整体下滑的行情中,佛教艺术品板块却逆势上扬,以永宣宫廷为首的佛像专场和以密宗器物为首的相关专场频出高价,就连与佛教相关的佛画专场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今年秋拍,佛教艺术品板块在古董珍玩拍卖市场上的“一枝独秀”,势必会引起众多人士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香港市场大幅升温  虔诚之心助推天价
今年秋拍,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用“火热”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特别是香港苏富比更是以历史最好成绩连破多门类成交纪录。其中古董珍玩部分推出的“明永乐 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坐像”以2.36亿余港元位居秋拍首位,并刷新中国雕塑艺术世界拍卖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此件“天价”佛像的买家为广东中山五觉斋主人郑华星。此尊佛像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座上,右手施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于右踵上,面宠略呈“国”字形,整体工艺采用中华传统失蜡法铸造,胎体厚重,是明永乐宫廷佛像的精品。在拍卖现场中,此件由意大利私人藏家收藏的佛像以3000万港币起拍,经过多人接连举牌,在很短的时间内,拍卖师就报出了“一亿元”的竞价。伴随着现场的一阵骚动和四起的掌声,此件作品在1.1亿、1.15亿、1.5亿的再次轮番竞价中攀至1.8亿元,当现场一片宁静之时,电话委托席爆出了1.85亿的高价,现场再次掌声雷动。之后现场两位竞价者展开疯狂较量,当价格攀升至2.05亿港元的“天价”时,现场显得份外安静。“2.05亿,我的中文还没有好到能念出这个数字”,此时外国拍卖师以调侃的语气舒缓了现场的紧张气氛。拍卖师的睿智和应变博得现场的共鸣,前排的买家再次加价500万元,最终此尊现存形体最硕大的永乐鎏金铜佛以2.1亿港元落槌。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竞得者郑华星起身双手合十向全场鞠躬。这位痴迷佛像收藏的内地企业家“天价”请佛,却不是为了投资效益,而是出自内心的佛学信仰和对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保护。在他的佛教艺术品收藏中,已供奉十余尊原本流失海外的佛像珍品。在刚刚结束的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名为“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的佛教造像展上,1400平方米的展厅汇聚了来自全世界各地机构和藏家的珍贵典藏,包括由唐至清涉及汉、藏、尼泊尔、印度等多种风格的99件精品,据悉其中五分之一来自郑华星先生的佛像珍藏。谈及此尊佛像的价值,郑华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尊佛像的回归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想以此价格对市场造成影响,只想推动佛教文化,找到恰当的场所将其供养和展示,让更多的人去体会佛教的大善大美。郑先生的这份执着和热爱实在令人敬佩。换做其他私人投资者,又有谁敢以如此高昂的成本去触碰这场悬而未决的游戏?当更多的人在谈论此尊佛像的投资收益时,又有谁会想到“天价”的诞生是源自郑先生对佛学的虔诚之心和对祖国文物爱护的公益之心呢?
内地市场整体上扬 永宣佛像再成主角
追随着春拍国内佛像拍卖市场升温的步伐,今年秋拍内地重要的艺术品拍卖企业相继推出佛像专场,且收获颇丰。作为内地此板块的领军企业,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