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回归 文房收藏升温
2014/3/10 9:23:10

     在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生招生考试的中国画系和书法系考场上,考生被要求使用传统的书写工具,除了宣纸由校方提供外,笔、墨、砚都需要自己准备,传统的文房四宝再现大学考场。
  教育部曾要求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早在2006年文房四宝便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反观文房的收藏投资市场,传统文化的回归趋势让市场人士觉得能雅玩也能流传的文房迟早是下一个潮流,近几年以“翦淞阁”等代表的名家专场更是对文房市场的助力。
  但是,除了笔、墨、纸、砚,文房真的仅有“四宝”吗?真正的文人文房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涉猎众多的文房大类中,又该如何梳理属于自己的文房收藏?
  文房不止有“四宝”
  文房清玩包括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其他文房审美、活动用具。据考,“文房”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至唐宋时期,则渐次专指书房,文房清供也在这个时期开始丰富起来。宋岳珂《槐郯录》中所载:“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从中不难看出,唐宋时期开始,文房器物不仅内容丰富,且价格不菲。
  《钟鼎茗香》的作者、收藏家刘锡荣更愿意将文房器物分为围绕笔、墨、纸、砚展开的使用器一类,以书画、扇面等为代表的审美、装饰一类,以及以古琴等为代表的活动一类。
  刘锡荣介绍,实用的使用器是文房大世界之一类,“仅仅围绕着‘笔’就有笔架、笔挂、笔盒、笔套、笔洗、笔舔等等。围绕着‘墨’还有砚台、墨床等,最好的墨是松烟墨,墨床又分象牙、竹子等等材质,这些手工墨既可以用,也可以收藏把玩,都是纯天然矿物质做成的。张大千的画之所以保留至今仍然颜色艳丽难以模仿,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用的墨都是各种矿物质做的。”如今传统固体墨以苏州、黄山、宣城等地擅长。
  “文房四宝中,笔和砚台是最讲究的,古人做砚很讲究,案头上总有两台砚,一种要求方正,不雕刻,象征着做人做官,另一种是随形砚,略微加点文字和图案,或为动物、植物造型。”“文房四宝”围绕着笔、墨、纸、砚等“四大件”展开,还有避免袖子将写过的字抹掉的臂搁,墨尽复磨过程中加水的水盂,可随身携带的砚滴,还有镇尺、镇兽、笔筒等等。
  除此之外,刘锡荣认为文房收藏还涉及琴、棋、书、画。明末的屠隆在其《文房器具笺》中,一共列举了45种文玩,包括笔格、研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章、图书匣、印色池、糊斗、蜡斗、镇纸、压尺、秘阁、贝光等。不难看出,除了“四宝”,文人文房的确涉猎广泛。
  文房一直是杂项市场主力
  文房雅玩作为收藏品受到藏界的重视,这在拍卖市场上不过十年左右的事情,但从近几年的拍卖成绩可见,文房雅玩的价格增长快,整体成交率也较高。
  如2006年6月中国嘉德春拍首推了“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全场116件,成交率84%,总成交额3590万元,市场反响好得出人意料。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高达98%,成交额1832.38万元,掀起中国内地文房市场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自清乾隆时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砚墨笔印文房类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达89%,成交额1460.36万元。其中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估价40万-60万元,经多轮叫价以448万元拍出,创古墨拍卖纪录。
  2012年春拍中,“翦淞阁”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