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间瓷:对美的极致追求浓缩在红官窑里
2010/3/18 22:31:54

        
百余年间,她是一个谜。
  中国名瓷不知几多,独独她风光无限,成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瓷、毛主席的生活用瓷、英女王的宫廷用瓷。她和“元青花”在首都博物馆同台亮相,狂热的粉丝竟为她用掉了70个留言本。都说美人经不起岁月的风霜,时隔百年,她却再次光彩照人地走进上海世博会。她,就是醴陵釉下五彩瓷。
  倾国倾城,青春永驻。她散发的是一种怎样的釉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要怎样的土壤,才能诞生这种被称为“国瓷”的宝贝?
  走进株洲,我们去寻找谜底。
  醴陵瓷 那一抹最浓的绿,来自神农谷。
  如果醴陵瓷上有一抹最深最浓的绿,那必定来自炎陵县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茫茫林海。2.3万公顷的面积里,有海拔2235.2米的湖南第一峰——神农峰,有湖南第一高瀑神农飞瀑,此瀑落差215米,成三叠飞身入潭。有春天落满粉红桃花的桃花溪,通向亚洲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区域——珠帘瀑布区,每立方厘米高达13万个。有2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宽阔峡谷,和峡谷里巨大的鹅卵石,水面清澈如镜,两岸的桃花李花杜鹃花的俏影,倒映在水里,此溪又名镜花溪。醴陵瓷的“明如镜”是不是就仿了这自然的神奇美丽呢?溪之深处,一株一株紫红的野樱桃招摇着,红豆杉群、楠木群和数不清的药材诱惑着,再往里,是人迹罕至,我国仅存的,华南、华中、华东交汇区系的10万余亩原始森林,你的脚步在这里会变得从未有过的轻快,你的呼吸从未有过的顺畅,那么你会更加懂得醴陵瓷上的画为何如此气韵生动。
  那一缕飘动的烟云,来自云阳山

  醴陵瓷上那无穷变化流动的烟云,来自哪里?或许可以从茶陵县的云阳山上找到踪迹。城在山脚,山在城边。云阳山,多异云。唐初曾被封为南岳,只因洣水不能通大船,才改封了衡山。南岳圣帝每年六七月间必到此处避暑。因此,周围几省信众都会“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
  明朝的徐霞客也曾慕名而来,公元1637年的正月里在云阳山呆了五天。他看到的是“山环峰夹,竹树蒙茸,萦雾成冰,玲珑满树,如琼花瑶谷。朔风摇之,如步摇玉佩,声叶金石”的景色。如他夏天和秋天来,会看到另一个更秀美的云阳山。丹崖流霞,紫微流云,飞瀑垂练。“风咽梵钟僧屐杳,烟昏樵经佛龛深”。徐霞客在这里访过道士,拜过赤松仙,还在洪山庙里避过雨。现在的云阳山,除了四时晨昏的美景,更成了都市人礼佛参禅的好去处。醴陵瓷上的烟云,也许正是沾了佛前的梵音檀香,才如此深邃飘逸。
  那一线流动的水雾,来自酒埠江
  抚摸醴陵瓷,如绸缎般光滑,叩击醴陵瓷,听得到水的声响,凝眸细看,有令人心醉的碧水在流淌。这水来自哪里?
  让我们去攸县的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寻访吧。
  酒埠江不是一条江,它集洞、河、泉、桥、瀑、峡于一身,23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密布着120余个溶洞,是国内最密集的溶洞群。在这里,你能直观地看到从3亿5千万年前的海洋时期到1.4亿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再到今天,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景赛黄龙洞,奇胜芦笛岩”的白龙洞有一个石钟音乐厅,有一组石钟,竟能敲出五个音符,正应了醴陵瓷的“声如磬”。那醴陵瓷上神秘的水来自哪里?来自禹王洞那10公里长的地下河,还是来自那13平方公里的酒仙湖?“紫峰晨曦照雾海,碧水蓝天映翠微。皓月银波共舟眠,清风持柳随蝉去”。如诗如画的酒仙湖上,宜听湖风,宜观白鹭,如今更增添了许多惊险刺激的水上运动,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
  那一种大德无言,来自始祖炎帝
  百余年风云变幻,醴陵瓷总优雅地立于一角,不发一言。大音希声,大德无言。这一种雍容的气度来自哪里?来自葬于茶乡之尾的,我们的始祖炎帝。
  炎帝何时葬于炎陵鹿原陂?不知。但在宋太祖登基时,终于在此找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