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谈韩美林的陶艺创作
2011/12/20 21:38:47

  “美林壶”说
  韩美林(微博)老师是一位创作范围广,而且极其多产的艺术家。在他涉及的绘画、书法、陶瓷、雕塑、标志、摄影、写作等等方面的创作中,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有成系列、成规模的作品群。仅以陶瓷为例,即有钧瓷系列、动物雕塑系列、挂盘系列、紫砂壶系列等。他们不仅数量大,样式多,而且具有鲜明的“韩家样”。宜兴是韩老师的福地,韩老师也是宜兴的贵人,宜兴的彩陶、精陶、紫砂给予韩老师丰富的创作灵感。韩老师在宜兴创作的著名的“美林虎”、“美林盘”和“美林壶”,堪称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陶瓷艺术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宜兴彩陶厂,亲见“美林虎”批量生产的阵势,它为宜兴陶瓷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美林虎”也可以说一度振兴了宜兴的彩陶业。然而,就我个人而言,尤其喜爱韩老师的紫砂茶器作品,它被喜爱他的人称为“美林壶”。“美林壶”在创作上的成就,堪比古人,创造了新的传奇。
  韩美林老师的“美林壶”创作,始于与紫砂艺术家顾景洲先生的合作。顾、韩合作,是继陈曼生、杨彭年之后的又一个佳话。只是曼生传世四十余式,而韩美林老师设计的紫砂壶何止数百上千款式。韩老师的多产,源于他数十年形成的工作习惯和他与生俱来的非凡的才思。韩老师清晨5点左右即起,半夜12点之后休息,期间不停止的创作,数十年如一日,使之不仅创作出大量的作品,而且锻炼出他非凡的创作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品种、一个题材,只要一上手,即如开闸之水,才思汹涌,不可遏止。韩老师至今仍常常一口气完成数十幅甚至数百幅作品,而且每幅不相雷同。翻开韩老师的一本本草稿本,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草图中,经常能看到紫砂茶器的造型设计,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富,令人叹服。从创作的功力来说,韩老师以画家、书法家、雕塑家、陶艺家、设计家和作家等等身份于一体,致力于掌股之间的紫砂茶器创作,确实有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之感。在这一层面上,“美林壶”表现出一种视觉上的轻松与愉悦。其造型之优美、装饰之雅致、内涵之丰富,令观者生无限欢喜之心。
  “美林壶”之美,首先在于造型。其造型之源泉,既来自明清经典紫砂作品,也来自民间艺术,来自绘画、书法、来自岩画。当然,所有这些艺术的营养,都外化为韩老师的紫砂茶器的形态,它们潜藏其中,不露痕迹,但细审之下,又能品尝到多种艺术的综合之美。“美林壶”的造型,与韩老师的书法尤有共通之处,特别是韩老师早就关注的“天书”,其字体结构,潜移默化,影响最深。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说,“天书”的结构之美和“美林壶”的造型之美,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天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与“美林壶”在造型上类似的字体,在“美林壶”中也有不少“天书”的文字意趣。虽然韩老师在“美林壶”的设计中,不一定直接采用了“天书”的文字结构,但常年累月的“天书”的收集、书写,其功力已入化境,在形式上互相吸收、融化,从而如龙隐于渊,或偶现于野,都是符合创作规律的。在这个层面上,“美林壶”表现出一种人文的意蕴和气息,并具有一种独特的造型魅力。“美林壶”在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是它在“线性”表现上的魅力,拉长的提梁、把手的处理,即有明清遗风,又极具现代感。它与简洁、稳定的壶体相配,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美林壶”之美,其次在于装饰,其装饰之美。核心还是线条,根源乃是书法。在“美林壶”的装饰中,韩老师的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