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陶瓷艺术
2012/4/8 22:2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陶瓷业走上了新的发展时期,传统产品重见天日,创新品种大放异彩,陶瓷厂如雨后春笋,蒸蒸日上,外销产品日益增多,销售地区不断扩大,仅德化县的瓷器就先后销售五大洲八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省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商品,在中国陶瓷工业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福建瓷器质地细腻光润,色泽洁白明亮,制作精巧,造型雅致,纹饰美观大方,品种配备齐全,有各种贴花、彩花、喷花、印花装饰的日用瓷;有釉花绚丽艳美、造型多样的陈设瓷以及精工细作、栩栩如真的瓷雕。德化的“三朵金花”(象牙白瓷、高白度瓷和传统瓷雕),建阳的兔毫盏纹黑釉瓷,南平的油滴盏,福州、厦门、闽清、宁德、古田、龙溪、晋江的仿古瓷雕和器物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适应国内外人民生活的需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素有“福建瓷都”之称的德化县,是中国古代南方重要瓷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一个重要产地。产品自宋代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历代瓷器生产和外销延续不断,全县已发现历代瓷窑遗址一百九十多处。一九七六年重点发掘的宋元时代屈斗宫窑址,全长57.1米,共有十七间窑室,出土了六千多件完、残器物,为研究中国宋元时代民窑体系瓷业生产的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瓷器外销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研究宋元时期中外人民经济贸易和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的佐证。
建白瓷器,是中国古代外销瓷中的珍品,德化县的建白瓷,它无需外加色彩的装饰,仅以其如脂似玉的瓷质、莹润晶洁的釉水就足以令人一见动心,爱不释手。其瓷质滑腻坚致,洁白中微见淡黄,纯净无瑕。釉层莹厚与瓷胎密贴,浑然一体,难以划分。其釉色光如绢,典雅隽永,饶有余韵,耐人寻味。在光线映照透视下,通体呈现半透明的乳黄或牙红色泽,故国外称之为“象牙白”、“奶油白”、“乳油白”、“天鹅绒白”、“猪油白”,有的称之为“假玉瓷”,略显牙红色近似幼婴嫩肤的还称为“孩儿红”。国际鉴赏家推崇建白瓷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为“中国白”,赞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
根据考古发现,德化的建白瓷萌芽于宋元时代,明代已臻成熟,并大量生产,畅销国外,其生产的各种瓷塑及杯、炉、壶、瓶等各种器物,都精巧雅致,别具一格,国内外视为珍宝,不惜以高价争购。大约于清代中叶之后建白瓷中断停烧。建国以后,经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重新投入生产。恢复生产的现代建白瓷器,瓷质可与明代产品相媲美,釉面的晶莹度甚至略胜于明瓷。而且现在采用特殊电窑烧成,工艺科学,效果更为稳定、理想。具有明代特色。艺术造型精美的《仿明荷花杯》(如图185)《梅花杯》、《夔纹把耳杯》、《六足牛头尊》、《兽耳三足炉》和《观音》等各种优秀传统产品,都在继承传统造型技艺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脂玉特质,为中外人士所珍注,1980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证书。高雅精美的芭蕉、羊头,牡丹、双风花瓶和“青春”建白艺术瓷,均被选为国家礼品瓷。其中为首都人民大会堂特制的一批建白茶具,更是深受各界的赞赏。
图185.仿明荷花杯现代 高5.0cm 口径9.5cm 福建省德化瓷厂
福建瓷塑历史悠久,元代已很盛行,明代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瓷塑艺人群起,形成了自己的技法和风格,在中国瓷塑艺苑中独树一帜,被国际上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品。明代德化民间雕塑艺人何朝宗,是一个具有多种雕塑艺术才能的大师,他所雕塑的各种瓷《飘海观音》(如图105)仪态宛然,栩栩如生,脸容秀丽,端庄慈祥。坐者庄严肃穆,衣角柔和飘垂,配以岩石、莲花为座,令人一见生敬;立者衣袖临风飘拂,超凡出俗,俨然驾云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