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逐年走高 醴陵瓷:借收藏焕发第2春
2010/3/3 21:29:25
   
     
醴陵"世博瓷"亮相
  在株洲市醴陵市烟花大市场,一幢毫不起眼的三层建筑内,醴泉窑艺总设计师黄小玲正专心绘画。她面前的胚胎瓷瓶经高温处理后,便可以称之为“釉下五彩瓷”,有客商曾花3万元上门“收购”,而5年前这一价格不会超过3000元。
  醴陵是全国有名的瓷都,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经历了170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以“釉下五彩瓷”为代表的礼品艺术类瓷正遭资本追捧,醴陵市企业发展促进局一位负责人说:“很多醴陵本土艺术家,凭借绘画功夫,一年便可轻松赚到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而以前他们在企业里收入不过每月几千元。”乘着艺术品收藏的东风,醴陵釉下五彩瓷焕发了“第二春”。本报记者胡远志 醴陵报道
  濒临失传 釉下五彩价格逐年走高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来自香港的客商慕名而来,在黄小玲家客厅茶几上,看到一个“釉下五彩瓷”果盘,打算以5万元收入囊中,但黄小玲拒绝了。当记者问起她认为可接受的价格时,她笑而不答。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相同模样的果盘在瓷都醴陵大大小小的瓷器店,不过千元即可购买,为什么沾上“釉下五彩”四个字,便能有如此之高的溢价?
  黄小玲说,釉下五彩瓷,是瓷器中的珍品,也是醴陵人100多年来的独门绝活,之所以价格逐年走高,源于釉下彩瓷的悠久历史和濒临失传的稀缺性。
  其实,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就已首开烧制釉下彩瓷之先河,至二十世纪初叶,湖南醴陵窑在继承唐代长沙铜官窑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釉下五彩颜料,凭借中国绘画勾填色技法和采用“三烧制”工艺技术,创烧了釉下五彩瓷器。
  1909年至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赛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以及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均获金奖。贵州茅台酒也是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自此,醴陵釉下五彩瓷名声大噪,驰誉中外。
  然而,这一历史辉煌在旧中国并没有顺利延续,由于倭寇摧残,釉下五彩瓷技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竟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所幸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醴陵瓷器手工艺者终于后继有人,层出不穷。
  从几年前的1000-3000元至现在的3万-10万元,瓷城醴陵的礼品瓷价值像艺术品一样,正被重新认识,而像醴泉窑一样专做艺术陶瓷的小企业,短短几年间在醴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也支撑起一个“醴陵市”的富翁群体。 
  国力上升 收藏热带动艺术陶瓷水涨船高 
  谈及“釉下彩瓷”的价值,湖南省陶瓷协会秘书长刘湘剑认为目前的价格并不贵,相反还被严重低估。他说:“釉下五彩瓷作为现当代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各大拍卖场上呈现出自己的活力,且呈现价量齐升的现象,以嘉德2009年秋拍为例,2009年11月22日结束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成交比例已经高达87.67%,总成交价达到2812.5万元,绝大部分作品被拍到5万元以上,甚至有很多作品被拍到了60多万元。”
  黄小玲也表示,水涨船高的醴陵现代陶瓷制品价格,与整个艺术品走势有很大关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小玲分析:“虽然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艺术品拍卖仍然呈现繁荣景象,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且收藏已经不再是小群体的专利,收藏圈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就陶瓷而言,古代瓷器工艺品起拍价格很高,而醴陵釉下彩、景德镇青花瓷等相对较便宜,更容易参与,也有升值空间。再加上近年来的各大拍卖会,都把现当代陶瓷作为一个重要门类,其价值也正被重新发现。”
  事实上,湖南本地已经有一些房产商人、矿主到醴陵购买釉下五彩瓷,2007年才入行专业从事销售的黄燕告诉记者,她所在的一家礼品陶瓷店,常常有挂着长沙、郴州牌照的私家车主光顾,最多时一次购买近百万元现货。“有的是自己收藏,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