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建议重建圆明园引发争议
2011/11/23 22:41:23

关于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重建圆明园的消息日前引发关注。本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相关部门获悉,在几天前,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召开,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会议上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有一个调研报告,提出了九大建议,重建圆明园的建议就是建议之一。不过,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实际上调研报告中涉及圆明园重建的并不多,目前,也仅仅作为简单建议向政府提出,并无具体实施方案等。北京市人大关于重建圆明园的建议一经“露面”就引发了各方关注。
据了解,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建议称,当前要在加强对“物”的保护同时,更注重对“文”的保护,提高文物观光旅游的品质,要把对有形遗产的保护最终归结到对城市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重点文物修复工作力度,建议加强重点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认真研究做好皇城、天坛、朝阜大街、什刹海、香山、圆明园遗址、宣南文化区等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以及圆明园恢复重建的研究论证。
不过,关于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具体细节并未涉及,“目前,只是作为给政府的一个建议,建议中所涉及圆明园重建的也只有一句话而已。”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不过,该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各方关注,而此前关于圆明园重建的消息一旦提起就会引发不少讨论,如2006年,浙江横店社团经济联合会曾宣布会筹资200亿元人民币,在浙江省中部的横店镇重建一座圆明园的消息,就曾引发了各方对圆明园重建的大讨论。
网民大多反对重建
针对北京市人大的建议,此次关于圆明园是否该重建又引来不少讨论,在国内一著名大型门户网站的网络调查上,在“你是否同意重建圆明园?”一项问题中,投反对票的有5212张,投赞成票的仅有361张。据悉,多年来,关于圆明园的“存”“修”之争也一直持续,“废墟派”主张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重建恐有劳民伤财之嫌;“重建派”则主张,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抚平历史创伤。
而网友关于是否该重建圆明园也多有议论,有观点认为,恢复重建圆明园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重建资金从何而来,与其耗费巨资去重建圆明园不如将更多资金投入解决民生问题。
圆明园“修存之争”引激辩 重建动议获专家力挺
北京市人大委员日前建议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圆明园“修”“存”之争再次引发公众热议。对圆明园的未来,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表示担忧,“圆明园至少有五处景观如果不进行修缮保护,未来十年内将倒塌或彻底消失!”
他认为,“大部分人分不清大石头和圆明园的关系。大石头部分只占圆明园总面积的2%,那部分永远不会重建。”
事实上,圆明园遗址公园自1988年开放以来,复原与整修工作一直在进行。在此期间,关于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抢救、保护和利用圆明园遗址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公众热议:应认识到圆明园的真正价值
11月17日传出北京市人大委员建议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消息。18日上午,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反对圆明园的重建。在几大网站的相关调查中,反对重建圆明园的投票占到九成以上。
在北京众多的文化古迹中,圆明园承载着国人太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网友“热点世界”反问:火烧圆明园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一段不该忘却的屈辱史,我们是该生活在富丽堂皇的梦幻中还是生活在警钟长鸣的世界里?哪个更有意义? 原央视主持人王利芬发微博称:再也没有一个什么东西比残破的圆明园对中国的意义更大了,请把这个钱拿来购买安全的校车。
学者吴祚来也在微博上发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