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明文震亨《长物志 卷七琴台》:“以河南郑州所造古郭公砖,上有方胜(纹)及象眼花者以作琴台,取中空发响。”
    图中琴桌下为柏木拐子龙纹装饰木架托,其上为汉代空心砖,河南地区产,又称郭公砖,汉代烧制的空心砖,多是皇宫的铺路砖,上有花纹,有装饰和防滑的作用,穿着木屐走在上面会发出叮当的悦耳声,古人发现以空心砖架琴,在抚琴时可产生共鸣,琴声悠扬,清音回荡,故以此作琴桌。
    【琴几】:
 
 

    琴几高度比一般现代茶几略高,以一个正常人双膝跪地直身时几面及腰为标准。使用的时候人或坐或跪均可。琴几一般用三块板扣合而成,两端的立板有的采用与几面成软圆角的内卷书式,有的则采用直板拼接。“柳阴分绿笼琴几,花片飞红点砚池”。
    黑漆琴几:
 
 


    (清,127X44X49厘米,琴几面部两端采用软圆角与鼓腿膨牙式的板足相联,足部内翻成卷书式,黑漆罩面,古朴大方,简洁高雅)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